[发明专利]一种汞污染水稻土的综合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1864.9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7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乔保建;任代胜;夏祥华;付锡江;陶元平;彭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杨涛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汞污染 水稻土 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 重金属污染土壤 修复 超富集植物 微生物修复 无二次污染 物理吸附法 植物修复法 工作管理 土壤修复 土壤PH 微生物 治理 改良 应用 种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汞污染水稻土的综合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土壤PH调节、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汞超富集植物种植及微生物废料的利用。本发明可本发明综合使用物理吸附法、植物修复法、微生物修复法等土壤修复措施,可显著降低汞污染水稻土中汞的含量,具有治理成本低、周期短、汞清除效率高和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兼具工作管理强度低、治理效果稳定性高的优点,适合大面积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科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汞污染水稻土的综合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重金属是指比重大于4或5的金属,约有45种,如铜、汞、锌、铁、钴、汞、锰、镉、汞、钨、铝、金、银等。汞、锰、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都对人体有毒。
汞是一种过渡性金属元素,环境中的汞主要存在形式是单质汞、无机汞化合物和有机汞化合物,土壤中汞的化学形态和土壤的性质、土壤所含水相、pH、土壤体系的氧化还原潜力和有机物与无机物质构成的媒介等有关。通常土壤中汞的无机化合物有HgS、HgO、HgCO3、HgHPO4、HgSO4,HgCl2,Hg(NO3)2等,汞的有机化合物有烷基汞、有机汞农药、土壤腐殖质与汞形成的络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土壤中不同形态的汞可以相互转化。
中国是世界上除了西班牙和意大利外产汞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的汞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贵州地区,贵州有万山汞矿、丹寨汞矿、铜仁汞矿及务川汞矿等,贵州被称为中国的汞都。贵州地区所贮存汞量约占全中国总量的70%。贵州地区由于汞矿开采向大气排放的汞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2%。全球汞的储存总量约为12.76万吨,每年汞的生产量约为6000吨,我国汞的储存总量约为8万吨,每年汞的生产量最高时约为2684吨,每年汞的排放量超过1000吨,其中我国小黄金行业每年排放的汞量约为250吨,有色冶金行业每年排放的汞量约为386吨,燃煤行业每年排放的汞量约302.87吨,电池行业以及电光源行业每年排放的汞量分别约为163吨和28.9吨。显然,中国是汞使用和汞排放的大国,我国受到汞污染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贵州、吉林、辽宁、陕西、湖北和重庆等地。根据相关报道,2007年中国的大气汞排放量至少约为643吨。根据UNEP2002年的报道,中国是世界上汞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大气中汞含量的平均值为5~22t/a,汞平均沉降值大于70μg/m2。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能源消耗巨大且日益增加,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工业“三废”等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由此所引起的汞污染问题也将日趋严峻。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包括为:(1)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2)降低土壤有害物质的浓度。目前国内外的土壤修复技术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物理吸附固定法是指向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一种材料,将土壤中有效态的汞离子吸附并能够固定,以免其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方法并取得比较好的治理效果。
生物法中最为重要的两种方法是植物修复法和微生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法是重金属经植物根系吸收后,继而转移、储存到植物的茎叶中,从而达到去除土壤重金属的目的,植物提取技术需要利用特殊植物,这些植物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要求植物具有生物量大,生长快和抗病虫能力强的优点。植物修复技术的核心和基础是寻找能大量富集重金属的植物—超富集植物。紫竹梅是一种新的重金属超富集植物,且具有繁殖迅速、易于人工种植、单位面积生物量大等优点。因此,该物种可能是一种较理想的植物修复材料。前期研究表明紫竹梅不仅对铬有很高的富集能力,而且对汞也有较高的富集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18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