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自同步混沌密码的铁路应答器报文安全增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2792.X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4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敏;张文芳;姜志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H04L29/06;H04B1/59;H04L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李蕊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同步 混沌 密码 铁路 应答器 报文 安全 增强 方法 | ||
1.基于自同步混沌密码的铁路应答器报文安全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构建自同步非线性数字滤波器混沌加密系统;
步骤S2:将用户报文转换为应答器的传输报文;
步骤S3:根据系统的状态,对用户应答器的传输报文进行加密设置;
所述步骤S3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S31:设置系统初始状态{Y(-3),Y(-2),Y(-1)},选出初始密钥Key,Key的取值范围为(0,264);
步骤S32:根据Y(i-3)即三个时刻之前的密文,计算出对应的系数{Cm1,Cm2},从而选择本时刻用来加密的非线性数字滤波器子系统,其中,Y(i-3)表示三个时刻前的密文;
步骤S33:根据计算出的加密的非线性数字滤波器子系统,计算出加密报文Y(i),
其中,p=(Cm1×key)mod(264),表示复合运算,Cmn表示Y(i-3)对应的系数组,X(i)表示明文,Y(i-n)表示n个时刻前的密文值,Sp表示S盒的P次迭代;
步骤S34:将得到的密文值传输到车载设备BTM系统中,更新系统状态,进行下一组报文的加密;
步骤S4:利用车载BTM对加密后的传输报文进行解密,结束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同步混沌密码的铁路应答器报文安全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S11:计算满足Kellber条件和熵准则的非线性数字滤波器系数组;
步骤S12:将系数组随机排序后形成有序的非线性数字滤波器子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同步混沌密码的铁路应答器报文安全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的滤波器切换为:
使用三个时刻前的密文进行取模的计算方式进行系数组的选择,即系数组{Cm1,Cm2}中m的计算方法为:
m=Y(i-3)mod64
其中,Y(i-3)表示三个时刻前的密文,mod表示取模运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同步混沌密码的铁路应答器报文安全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S21:将报文的二进制序列bn-1bn-2...b0,n=830或者n=210,分为62比特长序列,如果报文的长度不够62比特,在每组后添加0补齐,对于长报文,其分组后为{b867b866...b806,...,b61b60...b0},对于短报文,其分组为{b247b246...b186,...,b61b60...b0};
步骤S22:在每组的最后添加00作为分组的验证码,对于长报文,其分组后为{b895b894...b832,...,b63b62...b0},对于短报文,其分组为{b255b254...b192,...,b63b62...b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同步混沌密码的铁路应答器报文安全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S41:利用车载设备BTM读入接收到的应答器加密报文,将系统初始密钥Key和系统初始状态{Y(-3),Y(-2),Y(-1)}作为解密的初始状态;
步骤S42:利用车载设备BTM判断应答器加密报文是否为长报文,若是,则从用户数据位开始读取896比特数据;若否则为短报文,则从用户数据位开始读取256比特数据;
步骤S43:利用车载BTM将读取的数据按照64比特一组进行解密,得到明文X(i);明文X(i)解密计算如下
其中,p=(Cm1×key)mod(264),Cmn表示Y(i-3)对应的系数组;S-p表示S盒的逆P次迭代;步骤S44:利用车载BTM在解密后对解密报文进行验证,校验其每组的后两位校验码是否为00,以此检验报文在传输过程是否被噪声干扰,若所有校验位均正确,则直接去掉校验位以及填充位,得到用户报文;若校验码出现错误,则对错误校验组别进行标记并对加密报文进行二次接收,对标记组别进行解密验证,接收到解密的报文若通过验证,则将标记组别覆盖并取消标记,否则,继续接收直至校验位均正确,之后去掉校验位以及填充位,得到用户报文,结束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279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