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铆铝套筒以及铝电池托盘电器插件的固定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2883.3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7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熊栋;毛碧波;葛晓东;倪恒国;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套筒 压铆 电器插件 电器接口 铝电池 铆压 凸圆 固定连接结构 铝型材框架 托盘 滚齿 直径小于主体 螺栓 电池托盘 外圆表面 压铆方式 圆柱体状 整体形状 主体一端 铝型材 紧固 侧面 | ||
本发明属于铝电池箱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压铆铝套筒以及铝电池托盘电器插件的固定连接结构,包括有铝型材框架以及压铆铝套筒,压铆铝套筒包括有主体,主体整体形状呈圆柱体状,主体一端设置有第一滚齿,在主体的另一端有铆压凸圆,铆压凸圆的直径小于主体圆柱体的直径,在铆压凸圆的外圆表面设有第二滚齿,铝型材框架的侧面具有电器接口部,电压铆铝套筒用压铆方式安装在铝型材内的电器接口部,通过螺栓将电器插件与电器接口部的铝套筒相连。本发明使得压铆铝套筒前端在型材外表面不突出,且安装强度高,满足电器插件的使用需求,实现用压铆铝套筒对电池托盘电器插件的安装和紧固,牢靠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电池箱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压铆铝套筒以及铝电池托盘电器插件的固定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轻量化的需求,电动汽车的电池托盘采用全铝型材框架焊接结构。但是由于电池托盘采用铝型材及铝板材,传统钢板上用的凸焊螺柱、凸焊螺母无法在全铝电池托盘上使用,现一般采用拉铆螺母、压铆螺母、翻铆螺母等方式在通过螺栓将电器插件在铝材上进行连接,以上连接方式用法不尽相同。如果采用现有普通平头拉铆螺母结构铆接后,拉铆螺母头部会露出铝型材外表面,这样不适用需要型材表面平整来实现固定的电池托盘电器插件的连接;普通沉头拉铆螺母在铝型材外表面开倒角孔拉铆安装后可实现铝型材外表面的平整,但却无法有效的满足电池托盘的密封性等级IP67的要求。虽然压铆螺母可实现在铝型材外表面处压铆安装后的平整性需求及IP67密封性需求,但其单边压装,与型材的连接强度较低,该连接结构抗扭强度及长期使用时的耐振动耐疲劳性能都有所不足,从而难以确保电池托盘这种关键安全件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缺陷在铝电池托盘铝合金型材框架上电器插件的连接问题,实现对铝电池托盘中电器插件的安装和紧固的压铆铝套筒。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铆铝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体,所述的主体整体形状呈圆柱体状,圆柱体内有内螺纹,所述的主体一端设置有第一滚齿,在主体的另一端有铆压凸圆,所述的铆压凸圆的直径小于主体圆柱体的直径,在铆压凸圆的外圆表面设有第二滚齿。
在上述的一种压铆铝套筒中,所述的铆压凸圆表面的第二滚齿处具有防水防尘胶层。
在上述的一种压铆铝套筒中,所述的压铆铝套筒材料为高强度铝合金。
一种铝电池托盘电器插件的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铝型材框架以及压铆铝套筒,压铆铝套筒包括有主体,所述的主体整体形状呈圆柱体状,所述的主体一端设置有第一滚齿,在主体的另一端有铆压凸圆,所述的铆压凸圆的直径小于主体圆柱体的直径,在铆压凸圆的外圆表面设有第二滚齿。所述的铝型材框架的侧面具有电器接口部,电器插件需要安装在电器接口部。所述的压铆铝套筒用压铆方式安装在铝型材内的电器接口部,通过螺栓将电器插件与电器接口部的铝套筒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铝电池托盘电器插件的固定连接结构中,所述的铝型材框架的侧面的电器接口部的内外表面处开设有贯通性圆孔,在铆压凸圆处的贯通性圆孔分为外表面圆孔和内表面圆孔,外表面圆孔直径小于内表面圆孔直径。
在上述的一种铝电池托盘电器插件的固定连接结构中,所述的铆压凸圆表面的第二滚齿处具有防水胶层。
在上述的一种铝电池托盘电器插件的固定连接结构中,所述的压铆铝套筒的铆压凸圆从铝型材框架侧面内表面向外表面压装连接,所述的铆压凸圆的带有防水胶层的第二滚齿嵌入铝型材框架的外表面一侧。
在上述的一种铝电池托盘电器插件的固定连接结构中,所述的主体上的第一滚齿嵌入另一端铝型材框架的内表面上。
在上述的一种铝电池托盘电器插件的固定连接结构中,所述的铆压凸圆的带有防水胶层的第二滚齿嵌入铝型材框架的外表面一侧时与铝型材框架外表面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28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储能模块的安全防控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