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980MPa级轻质细晶的相变诱导塑性钢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5540.2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6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宇;刘仁东;孟静竹;王旭;王科强;徐荣杰;金晓龙;林利;徐鑫;孙健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2C38/14;C21D8/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980 mpa 级轻质细晶 相变 诱导 塑性 及其 制备 工艺 | ||
一种980MPa级轻质细晶的相变诱导塑性钢,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为:C 0.6%~1.2%、Si 0.1%~0.3%、Mn 1%~3%、P≤0.02%、S≤0.03%、Al 8.0%~13.0%、Nb 0.03%~0.3%、Ti 0.03%~0.3%、Mo 0.5%~0.9%,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热轧——冷轧——连续退火的生产工艺,在传统的生产线上生产抗拉强度大于980MPa,伸长率大于30%,密度低于7.1g/cm3细晶相变诱导塑性钢,具有成本低,性能优异,能够满足复杂汽车零件的冲压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钢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980MPa级、轻质、细晶的相变诱导塑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钢种适用于制造汽车结构件、安全件、防撞件等。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节能减排和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汽车用钢向着更高强度和更高伸长率的方向发展。传统汽车用钢的伸长率随着强度的提高而下降,特别是当钢板的抗拉强度达980MPa之后,伸长率下降的更为明显。
专利CN102181788A公布了一种屈服强度1100MPa-1200MPa级超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当抗拉强度达到1250MPa~1340MPa时,伸长率只有11%~13.5%,难以满足汽车厂复杂零件的成形性能需求。
专利US 2013/0008570 A1公布了一种具有良好加工性能超高强度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当抗拉强度达到1000MPa以上时,伸长率最大只有16.1%,难以满足汽车厂复杂零件的成形需要。
专利US 2005/0247378公布了一种具有良好成形性能的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当抗拉强度达到800MPa~1000MPa时,伸长率达到23%以上。不足之处在于成形性能难以满足汽车厂的需求。
专利CN 102134680 A公布了一种屈服强度960MPa级超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该钢种在屈服强度达到960MPa以上,抗拉强度达到1000MPa以上,伸长率在12.5%~15.5%之间,难以满足汽车厂复杂零件的成形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980MPa级轻质细晶的相变诱导塑性钢及其制备方法,在生产线上生产抗拉强度大于980MPa,伸长率大于30%,轻质细晶的相变诱导塑性钢,能够满足复杂汽车零件的冲压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980MPa级轻质细晶的相变诱导塑性钢,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为:C 0.6%~1.2%、Si 0.1%~0.3%、Mn 1%~3%、P≤0.02%、S≤0.03%、Al 8.0%~13.0%、Nb0.03%~0.3%、Ti 0.03%~0.3%、Mo 0.5%~0.9%,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合金设计的理由如下:
C:C元素是钢中成本最低、稳定效果最好的奥氏体稳定元素,同时具有良好的固溶强化效果。C元素含量过低,会降低钢的强度和奥氏体的稳定性;C元素含量过高,容易在晶界处析出渗碳体,降低钢的性能。因此,C元素含量的范围为0.6%~1.2%。
Mn:Mn元素是钢中的奥氏体稳定元素和固溶强化元素。Mn元素含量过低,会减少钢中的奥氏体含量和降低钢板的强度;Mn元素含量过高,会导致钢板强度过高,伸长率下降。因此,Mn元素含量的范围为1.0%~3.0%。
Si:Si元素在钢中主要起到脱氧的作用,减少钢中的夹杂。Si元素含量过低,起不到脱氧的作用;Si元素含量过高,会降低钢板的表面质量。
Al:Al元素在钢中主要起到降低钢材密度,抑制渗碳体的形成,有利于在钢中形成残余奥氏体。Al元素含量过低,会导致钢板密度降低不明显和不利于形成残余奥氏体;Al元素含量过高,会导致生产困难和力学性能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55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合金高强度马氏体钢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钢制汽车五金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