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防制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5604.9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5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梅;陈越渠;李鑫;左彤彤;毛赫;杨帆;孙伟;王聪慧;张健;张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0;A01P3/00;C12R1/4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33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藏 生防制剂 制备 中国微生物菌种 微生物中心 环境友好 烂皮病 链霉菌 生防菌 无残留 盐屋 无毒 杨树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防制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杨树烂皮病生防菌为盐屋链霉菌(Streptomyces sioyaensis)F58,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469。本发明具有无毒、无残留、使用效果好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本发明是分案申请,原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859507.7,申请日为:2015年12月1日,申请时专利名称为:一株杨树烂皮病生防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防制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杨树烂皮病是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害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分布、广泛发生。杨树烂皮病的病原菌有性阶段为污黑腐皮壳菌(Valsa sordida Nit.),无性阶段为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目前,该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和选育抗病品种为主,但上述两种防治方法均存在明显弊端。抗病品种选育所培育出的品种存在抗性退化、抗性低等问题;而化学防治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平衡等问题。
以菌治菌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是避免上述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而且该方法属于以生态系统调控为主的可持续控制技术,具有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的优点。但是目前可拮抗杨树烂皮病菌的生防菌少之又少,用于杨树烂皮病防治的抗生素亦极为少见,多数仍停留在实验室筛选阶段。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生防制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具有无毒、无残留、使用效果好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防制剂,包括杨树烂皮病生防菌的发酵物;所述杨树烂皮病生防菌为盐屋链霉菌(Streptomyces sioyaensis)F58,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469。
本发明所述的生防制剂具有无毒、无残留、使用效果好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具体的,盐屋链霉菌(Streptomyces sioyaensis)F58为盐屋链霉菌,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No.11469,保藏日期为2015年9月30日。
盐屋链霉菌(Streptomyces sioyaensis)F58可使明胶液化;不能使牛奶凝固和胨化;不利用分解纤维素;水解淀粉呈阳性;过氧化氢酶、脲酶、酯酶反应均为阳性;不产生H2S;M.R.试验阴性,V.P.试验阳性;硝酸盐还原反应阴性;可以利用阿拉伯糖、木糖、果糖、淀粉、乳糖、葡萄糖、麦芽糖;不能利用甘露醇、棉籽糖、鼠李糖。盐屋链霉菌(Streptomycessioyaensis)F58能够利用牛肉膏、蛋白胨、酵母粉、(NH4)2SO4和KNO3五种氮源;对NaCl的耐受性较强,能在含5%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对温度有较强的耐受性,可在15~37℃下生长,28℃为最适生长温度;对碱的耐受性良好,在pH5~12的范围内均能生长,且pH5~7为生长的最适p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56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西瓜用的绿色增甜剂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培养基消毒剂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