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虾开背取虾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5783.6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1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俞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吉联政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29/02 | 分类号: | A22C2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虾线 卷绕装置 涡流管 转动盘 底座 活塞 防水层 电箱 对虾 电机 底座底部中心 整体装置结构 温度调节器 虾加工设备 蓄电池 底座内部 支架固定 转轴转动 入气孔 固块 节约 | ||
本发明涉及虾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对虾开背取虾线装置,包括转动盘、底座、虾线卷绕装置和涡流管,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控制开关,所述底座底部中心处设有第二电箱,所述第二电箱内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底座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顶部设有转动盘,且所述转动盘和第二电机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的顶部设有涡流管和虾线卷绕装置,且所述涡流管、虾线卷绕装置和底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涡流管的顶部设有温度调节器,所述虾线卷绕装置的顶部设有入气孔,所述虾线卷绕装置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块,本发明整体装置结构简单,有效的节约了人力,具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对虾开背取虾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对饮食的追求越来越高。其中,鲜虾以肉质爽口味道鲜甜而广受食客们的欢迎。鲜虾是一种节肢甲壳类动物,人们常用作菜肴的虾类品种有南极红虾、青虾、河虾、草虾、对虾、明虾、龙虾等。虽然虾类繁多,但是各虾类的背部都有一条虾线,该虾线呈黑线即是虾的消化道,消化道内里包含了虾的排泄废脏物,排泄废脏物不但让人吃起来感觉味苦和有异味,还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人们通常在烹饪前会去掉该黑色虾线,以此增强虾肉的口感和保证虾肉的健康卫生。然而,人们每天烹饪进食的鲜虾是不计其数的,清理虾线的工作量亦相应地非常庞大的,要满足人们吃上健康鲜美虾肉,快速有效地清理虾线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已有极少量文献报道了清理虾线的剪刀,主要的款式是由上剪刀和下剪刀组成,在下剪刀的刀背上设置有用于勾出虾线的弯钩。然而,清理虾线前,还需先把虾线上的甲壳切开,再把虾线勾出。但是上述清理虾线的剪刀仅能把虾线勾出,并不能把虾线上的甲壳方便地切开,而由于虾体较小,切开虾壳这一步骤容易伤及人手并且耗费时间,因此需要一种对虾开背取虾线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虾开背取虾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虾开背取虾线装置,包括转动盘、底座、虾线卷绕装置和涡流管,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控制开关,所述底座底部中心处设有第二电箱,所述第二电箱内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底座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顶部设有转动盘,且所述转动盘和第二电机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的顶部设有涡流管和虾线卷绕装置,且所述涡流管、虾线卷绕装置和底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涡流管和虾线卷绕装置通过空气道贯穿连接,所述物涡流管的底部设有划壳刀,所述涡流管的顶部设有温度调节器,所述虾线卷绕装置的顶部设有入气孔,所述虾线卷绕装置内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块,所示固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操作杆,且所述操作杆和虾线卷绕装置通过外螺纹螺旋连接,所述操作杆套接有花键套,所述花键套套接有外齿圈,所述外齿圈远离涡流管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顶部设有第一电箱,且所述第一电箱和支架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箱内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操作杆的底部安装有虾线缠绕棒,所述虾线缠绕棒的两侧设有缠绕齿,所述虾线缠绕棒的底部设有虾线勾。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呈“回”字型。
优选的,所述转动盘设有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蓄电池内部线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划壳刀呈三角形且设有出气孔。
优选的,所述虾线缠绕棒呈倒锥形。
优选的,所述划刀壳、虾线勾和缠绕齿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吉联政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安吉联政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5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