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喀斯特地貌道路路基范围内落水洞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6419.1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7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董厚伯;巫裕润;邓媚;何启华;罗降;兰伟贵;李行;陈世京;彭文立;孔繁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2D17/18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石本定 |
地址: | 5300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喀斯特地貌 道路 路基 范围内 落水 处理 方法 | ||
一种喀斯特地貌道路路基范围内落水洞的处理方法,所述落水洞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抽水排污,有效降低落水洞水位;(2)将片石沿落水洞均匀抛投,并将片石夯压挤入淤泥中;(3)片石抛至设计标高后,浇筑混凝土至完全覆盖片石,振捣密实;(4)再浇筑片石混凝土至盖板底设计标高;(5)片石混凝土层固结后,平整场地,施钢筋混凝土肋型盖板,盖板与片石混凝土层间设置调平层;(6)清除边坡腐殖土,两侧放坡须满足设计要求;(7)分层碾压回填路基至设计标高。本发明能具有能对喀斯特地貌区域的路基范围内的落水洞进行有效处理,能有效解决地下水对路基土浸泡、淘蚀,路基软化、流失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路基建设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在喀斯特地貌区域对道路路基范围内的落水洞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道路建设中,水成为影响路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喀斯特地貌区域,落水洞下往往暗河发育,地下暗河和地下水、地表河是连通的,雨天或汛期,地下水易从落水洞口涌出浸泡路基,淘蚀路基土,使路基土软化、流失,造成路基坍塌,严重影响路基稳定性。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落水洞,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来消除水对路基的影响,是保证喀斯特地貌区域路基稳定性的关键。
落水洞是岩溶地貌的其中一种形态,是沿垂直方向发展的洞穴,垂直或陡斜曲折,宽度数厘米至10余米,深度可达数百米。其中有地表水流入的为落水洞,无水流入的称竖井。落水洞按其形态可分为:缝隙状落水洞、井状落水洞及竖井状落水洞。在实际工程中按其对路基的危害程度可分为:无水落水洞和有水落水洞。
为了使道路工程能顺利完成,人们都会对落水洞进行处理。一般设计中可概括为:填、堵、留、排。填:用片石或块石进行洞内回填。堵:用浆砌片石或钢筋混凝土对洞口进行封堵。留:在洞口处砌一封盖竖井,将洞口预留出来以利于地下水的排出。排:通过涵洞与封盖竖井的连接,将水从涵洞排走。
现道路建设工程中,还采用压浆的方法对落水洞进行处理。施工方法为:先抽排落水洞内积水,采取注纯水泥浆的方法,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浆液注入到落水洞中,让其沿裂隙流动扩散,使水泥浆充满整个落水洞的空隙、节理中去,防止淘蚀和潜蚀作用的发生,使得土粒流失去原有的动力,从而起到填塞,加固地层的作用。该方法常出现地表冒浆,串浆,大量漏浆等问题,增加处理成本,影响施工进度。喀斯特地貌区域内落水洞对路基的影响有其特殊性,若处理方法不当,会给路基的稳定性留下隐患。公开文献也报道了一些有关道路路基落水洞处理方面的技术,例如:
1、中国专利:一种岩溶洼地落水洞保护装置,申请号:201510892755.1,申请人: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地址:550005 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南路564号,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洼地落水洞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落水洞(4)外围的维护体(1),维护体(1)下方为排水沟(2),排水沟(2)与落水洞(4)相连,排水沟(2)上方为顶部盖板(3)。维护体(1)为旋转体,中心轴线为落水洞(4)的中心。维护体(1)的横截面形状为一个上底窄下底宽的等腰梯形。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岩溶洼地工程开挖时由于大量土石方弃渣向洼地中央滚落、势必引起洼地落水洞的堵塞而排水不畅时所面临的工程问题。
2、中国专利:一种通过岩溶落水洞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申请号:201720672286.7,申请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岩溶落水洞的高速铁路路基结构,以能有效排出地表水,不堵塞落水洞,满足高速铁路路基的要求,而且施工方便。它包括:旋喷桩,设置在落水洞周边的土质地基中,形成咬合围幕结构;加固桩,设置在落水洞范围之外的土质地基中;排水框架,设置在落水洞影响范围的地基顶部,路基填筑体填筑在排水框架顶部。本发明有效解决了落水洞排水及路基填筑满足高速铁路要求的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64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