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竖井含水层掘进中预防竖井井壁涌水的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7000.8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5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肖益盖;李鸿飞;孙国权;汪为平;刘海林;王雨波;李宁;刘帅;李彩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5/04 | 分类号: | E21D5/04 |
代理公司: | 34111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水孔 竖井 工作平台 竖井井壁 水流流场 注浆区域 含水层 注浆孔 注水孔 掘进 涌水 注浆 浇筑 抽水 均匀扩散 倾斜向下 注浆压力 水压 预防 注水 架设 排水 上游 | ||
1.一种竖井含水层掘进中预防竖井井壁涌水的新方法,首先在含有隔水层(8)的位置向下开挖竖井(11),形成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壁(7),其特征在于还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第一步:利用瞬变电磁仪、水文钻孔方式对竖井(11)进行超前地质探测和预报,掌握竖井(11)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第二步:在距离高承压含水破碎带(1)5~8m距离的掘进面处浇筑止浆垫(4);
第三步:在浇筑的止浆垫(4)上架设工作平台(5);在工作平台(5)上自止浆垫(4)倾斜向下、向外钻凿注浆孔(3)、注水孔(2)及抽水孔(9),注浆孔(3)的数量为3~6个,所述的注水孔(2)和抽水孔(9)分布在水流场的同一流线上,注水孔和抽水孔之间的夹角为30~75°;所述的注浆孔(3)均匀分布在抽水孔(9)和注水孔(2)可调节的流场内部;所述抽水孔(9)布置在水流流场(10)的上游;
第四步:对注水孔(2)进行注水实验,获取含水层吸水率、含水层水压参数,为注浆设计方案选择提供依据;然后对注水孔(2)进行注水,对抽水孔(9)进行抽水,对将要注浆加固的高承压含水破碎带(1)进行冲洗,扩大岩石间隙,以易于浆液扩散;从注水孔(2)中的注水压力是高承压含水破碎带(1)相应位置含水层水压的1.8~2.8倍;当从抽水孔(9)进行抽水时的水压降低到高承压含水破碎带(1)相应位置含水层水压的1/4~1/2时,保持该抽水水压到抽水结束;
第五步:冲洗完成后,从注浆孔(3)进行注浆,从抽水孔(9)进行抽水,从注水孔(2)进行压水,待抽水孔(9)中浆液达到设计浓度后,停止从抽水孔(9)抽水和从注水孔(2)压水,继续从注浆孔(3)进行注浆,并对注水孔(2)内浆液浓度进行监测,待注水孔(2)内浆液浓度达到设计浓度并持续5~10分钟后,停止注浆,然后对注浆管路进行洗管;注浆时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第六步:待浆液凝固后,利用电法仪或具有相似性能的地质探测设备对注浆质量进行检查,达到设计的注浆效果后,才能进行已注浆加固区(6)掘进面的开挖;
重复上述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第六步步骤,直至通过高承压含水破碎带(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井含水层掘进中预防竖井井壁涌水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五步采用的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中,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1.8∶1~1∶0.6,掺加水玻璃为1.5%~3.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竖井含水层掘进中预防竖井井壁涌水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3)的数量为4个,4个注浆孔(3)间隔均匀且对称布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70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