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铜提金尾液电积铜回收新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37422.5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4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棣;牛磊;刘景愧;雷湘;刘振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拉萨品志工贸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5C1/12 | 分类号: | C25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51400 西藏自治区拉萨***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金 尾液 阴极 不锈钢板 电积铜 阴极铜 钛板 氨水 回收新工艺 控制溶液pH 纯碱 烧碱 阳极 成分特性 电积过程 隔膜形式 铅锑合金 铅银合金 电积槽 回收铜 硫酸钴 溶液pH 无隔膜 硫脲 压滤 添加剂 澄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含铜提金尾液回收铜的方法。首先对碱性提金尾液进行澄清或压滤处理,确保提金尾液清亮;根据成分特性,采用烧碱、纯碱、氨水等调整溶液pH,并在电积过程中严格控制溶液pH值;使用铅银合金、铅锑合金、钛板、不锈钢板为阳极,以钛板或不锈钢板为阴极,控制电流密度为50~200A/m2,阴极距控制80~200mm,同时加入少量的硫酸钴、硫脲等添加剂;电积槽采用无隔膜或隔膜形式;经过电积铜以阴极铜形式产出,阴极铜含量达到9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贵金属金银冶炼和废水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含铜提金尾液回收铜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黄金资源储量丰富,分布较广。金矿中经常伴生其它金属元素。含铜金矿就是其中之一,多以氰化、无氰或低毒环保型提金药剂等药剂提取金银,氰化提金仍是黄金生产企业提金的主流工艺。提金过程中部分铜液进入溶液中,随着溶液循环,铜在溶液中富集,对金银提取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炭浆法提取金银时,会影响金银吸附和解析。废水还含有氰化物、重金属离子、硫酸、硫酸盐、汞及砷等污染物。
含铜金矿提取金银时,一般采用酸预处理方式,用硫酸、盐酸等溶液预处理,将可溶性的铜转入溶液中,从而降低铜对提金过程的影响,但是由于预处理和提金过程分别为酸性和碱性条件,造成生产过程工艺复杂,药剂消耗很高。
未经预处理的含铜金矿一般采用后处理方式脱除溶液中的铜,如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溶剂萃取分离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等。这些方法主要可以解决氰化废水排放问题,但处理成本较高,处理后的溶液往往无法返回提金系统使用,而且溶液中的铜难以有效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从含铜提金尾液回收铜的方法。此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可以解决铜在提金系统中积累对金银提金造成的负面影响,处理后的溶液可以返回系统进行循环使用,避免废水大量排放。同时铜以粗铜回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的种从含铜提金尾液回收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金过程中,采用炭浆法、树脂法等回收金银后的含铜废水,
主要成分为Cu2~20g/L、Fe0.1~0.5g/L、Au0~2g/m3、Ag0~5g/m3,pH9~12。根据料液含有杂质数量,采用真空过滤、多级澄清池处理等方式,去除溶液中的颗粒杂质和悬浮物,要求料液中无明显悬浮物,溶液含有物料的不溶性颗粒物。
(2)清亮的含铜溶液,用氢氧化钠、碳酸钠、氨水等,调高溶液pH值,电积过程中控制pH在9~12之间,最低不能低于9.0。对于调整pH过程中会产生沉淀的溶液,可以在步骤(1)澄清过程中同时加入碱。对于不含铵根的溶液pH可以控制在11~12,而含铵根较高的溶液pH值一般控制在9.5~10.5。
(3)碱性条件下,根据含铜溶液中铜离子浓度、氰根浓度、铵根浓度及络合物类型,选择以不锈钢、钛板、铅银合金、铅锑合金等板材,其中以不锈钢板和铅银合金板最佳。
(4)根据铜浓度,选择合适的电流密度、同极矩、流量、添加剂种类和用量。对于铜浓度大于4g/L溶液,可以选择较高的电流密度,一般达到80A/m2以上,而浓度低于此的可以控制电流密度50~10080A/m2。同极矩一般80~200mm,产出阳极泥较多的宜选择阴极距较大,100mm以上。
(5)根据电积过程中产出的阳极泥数量,选择合适的电解槽槽型、隔膜(或无隔膜)形式。含铜提金尾液电积脱铜过程中,一般阳极泥数量较少,以无隔膜形式为宜,可以有效降低槽电压。而部分溶液由于对阳极腐蚀较为严重,阳极泥量较大,宜选择有隔膜的电解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拉萨品志工贸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拉萨品志工贸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74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