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光度的粉青釉陶瓷制品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8719.3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3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林罡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嘉威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3C8/00;C04B33/34;C04B41/86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安乔 |
地址: | 3625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光 釉陶 制品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透光度的粉青釉陶瓷制品及其制备工艺,包括坯料和釉料,所述坯料包括:石英10‑12份、钠长石6‑9份、高岭土42‑55份、钾长石18‑26份、粘土12‑18份、滑石1‑3份、氧化铅14‑18份,硅酸钙8‑10份、硫酸钡7‑10份、海泡石4‑6份;所述釉料包括:钾长石26‑32份、二灰16‑20份、氧化镉5‑8份、石英6‑12份、氧化铬1‑2份、氧化钠5‑9份、氧化铁2‑4份、硅酸钠3‑5份,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坯料准备、拉坯、素烧、釉料准备、上釉以及烧成。本发明工艺所制备的陶瓷制品具有透光度好、釉质乳浊浑厚以及色调纯正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透光度的粉青釉陶瓷制品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粉青”色釉是中国青瓷釉的精美品种的代表,是青瓷锻造工艺达到成熟的标志,其色调青中泛蓝,蓝中含青,颜色淡雅凝重。由于古人将绿色与蓝色统称为青,因而概念难以界定。按照现代色谱表对照,古代龙泉粉青的釉色更接近蓝色,釉色中还掺杂着不同程度的灰色。粉青釉的釉质乳浊浑厚,光泽柔和深沉,具有脂粉般的细腻感、云雾般的朦胧感和翠玉般的凝润感,柔和淡雅,分润如玉。粉青釉的化学成分与梅子青釉相近,其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率低于梅子青釉,氧化钾和氧化钠的含量率高于梅子青釉。粉青釉的烧成温度在1170-1260℃之间,在略低于梅子青釉的温度之中,釉料因熔融不透,在釉层残留大量的10μm以下的石英和硅灰石颗粒,使光线不易穿透釉层,从而釉层的透明度大大降低,加上釉中气泡和晶体的大量存在,以及因玻化较差而形成的釉面微区域不平整,从而导致釉层对光线产生折射和散射,使其达到美玉般的粉质感。
粉青釉的化学成分与梅子青接近,釉中铁氧化物的分子数要达到0.02-0.025,才能呈色粉青,铁的氧化物含量越少,色调越浅,含量越高,色调越深。在施釉工艺过程中,施釉过薄,不能呈现晶莹滋润的粉青色,变成月下白等色调,且可能出现“青中带黄”现象,釉层太厚,则会发生流釉或出现鸡爪纹及釉面开裂的缺陷。烧制工艺方面,烧成气氛对青瓷呈色影响很大,在氧化性气氛中烧成时,釉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黄色,在轻还原性气氛中烧成时,釉呈现青中带黄,在重还原性气氛中烧成时,若控制不当,易产生熏烟现象。在高温烧成阶段,如果气氛性质反复波动,会使釉呈现青中带黄的现象。因此,对工艺的细节把控对于粉青釉的釉色纯正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透光度的粉青釉陶瓷制品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工艺所制备的陶瓷制品具有透光度好、釉质乳浊浑厚以及色调纯正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透光度的粉青釉陶瓷制品,包括坯料和釉料,所述坯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石英10-12份、钠长石6-9份、高岭土42-55份、钾长石18-26份、粘土12-18份、滑石1-3份、氧化铅14-18份,硅酸钙8-10份、硫酸钡7-10份、海泡石4-6份;所述釉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钾长石26-32份、二灰16-20份、氧化镉5-8份、石英6-12份、氧化铬1-2份、氧化钠5-9份、氧化铁2-4份、硅酸钠3-5份,其中,二灰是由烧过后的狼尾巴草和石灰石每样一层(每层3-5cm)叠在一起,经过腐化处理后再经过第二次淘洗所获得的陶瓷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坯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石英11份、钠长石8份、高岭土52份、钾长石21份、粘土15份、滑石2份、氧化铅14份,硅酸钙9份、硫酸钡8份、海泡石6份;所述釉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钾长石29份、二灰17份、氧化镉7份、石英8份、氧化铬1份、氧化钠6份、氧化铁2份、硅酸钠3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的高透光度的粉青釉陶瓷制品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份称取所述坯料,粉碎后放入球磨机,加入坯料重量份的60-75%的水后球磨10-15h,通过200目筛后得到坯料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嘉威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嘉威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87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日用陶瓷泥联产酸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带荧光的透水砖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