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性载药柠檬酸钙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0092.5 | 申请日: | 201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3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峻峰;刘恒全;张佩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迈德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47/12;A61K31/194;A61K31/59;A61K31/592;A61P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性载药 柠檬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载药柠檬酸钙,载药柠檬酸钙比表面积:20~100m2/g,介孔尺寸:10~30nm,载药率:40%~85%,包封率:85~95%,70h累积释放率:78~92%。所述载药柠檬酸钙尺寸可控,D97≤30μm,D90≤20μm,D75≤15μm,所述载药柠檬酸钙的载药为维生素D1、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D4或维生素D5中的一种。本发明中,通过维生素D和柠檬酸钙中钙离子的协同作用,可以在释放钙离子的同时释放维生素D、促进钙离子的吸收,并且钙离子的同步溶出可以提升维生素D水溶解度、改善其稳定性;本发明在实现载药柠檬酸钙药物缓释的同时,使柠檬酸钙中钙离子的溶出浓度远高于现有氧化钙、碳酸钙等市售补钙剂,赋予了载药柠檬酸钙极强的功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缓释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功能性载药柠檬酸钙。
背景技术
药物缓释,是一种新的给药途径,一般是利用高分子材料为载体或介质,制成一定的制剂,进入人体后,按一定的速率在体内释放,使血药浓度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平衡状态,从而达到较好的释药以及治疗效果。与传统的给药方式相比,减缓了药物的突释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血药浓度大幅度波动,不仅可以使药物长效且稳定的释放,同时也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
维生素D是固醇类衍生物,目前认为维生素D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两种。临床上应用的维生素D制剂有片剂、注射剂、散剂等类型,但是由于维生素D的长共轭双键、羟基基团结构,使得其对温度敏感,遇光易氧化分解,难溶于水,所以很难将维生素D单纯地掺入食品中作为食物强化剂及药物添加剂等,这就会使维生素D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大大降低,也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为了提高维生素D的溶解性、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目前主要采用药物微囊化制备技术、固体分散体(SD)技术和微乳体系(ME)技术来实现对维生素D的包裹和包合。胡晓文在《维生素D3微囊的制备及含量测定》的研究中,采用复凝聚法,使用明胶和阿拉伯胶囊材,制备维生素D3微囊;颜秀花等在《维生素D3微乳化研究》中得出:在水(水相)/正丁醇(油相和助溶剂)/吐温80(表面活性剂)的微乳体系中,与单纯的维生素D3相比较,脂溶性维生素D3对光、热的敏感性下降,稳定性增加。然而,所述几种制备技术均存在工艺过程复杂、生产成本过高及载体可降解性差等问题。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提升维生素D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的载药体系。《维生素D3的免疫功能及其对家禽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的调节》研究表明:由于钙离子的吸收利用受到机体内维生素D3水平影响,当大量吸收维生素D3后,可使血清游离钙升高。通过调节维生素D3的量可以调节稳定人体系统平衡,反射性抑制钙的吸收。基于此,结合柠檬酸钙是一种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的有机酸钙,作为药物载体时,既在释放钙离子的同时释放维生素D、促进钙离子的吸收,又达到了钙离子的同步溶出可以提升维生素D水溶解度、改善其稳定性的目的。在实现载药柠檬酸钙药物缓释的同时,使柠檬酸钙中钙离子的溶出浓度远高于现有氧化钙、碳酸钙补钙剂,最终赋予载药柠檬酸钙极强的功能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功能性载药柠檬酸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功能性载药柠檬酸钙,载药柠檬酸钙比表面积为20~100m2/g,介孔尺寸为10~30nm,载药率为40%~85%,包封率为85~95%,70h累积释放率为78~92%。
进一步的是,载药柠檬酸钙的D97≤30μm,D90≤20μm,D75≤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迈德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迈德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00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