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钢铁制造的新型料斗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0486.0 | 申请日: | 201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3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卫;王东中;冯立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红艳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6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铁制造 料斗 料筒 出料管 原料清理 出料口 支撑架 轴承座 固接 管盖 卸料 残留 搅拌叶片 弹性件 固定杆 搅拌杆 连接杆 铰接 卡块 筒盖 轴套 转轴 连通 电机 | ||
本发明属于钢铁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铁制造的新型料斗。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卸料,并且方便对内壁残留原料清理的用于钢铁制造的新型料斗。一种用于钢铁制造的新型料斗,包括有料筒、支撑架、出料管、管盖、筒盖、第一轴承座、电机、轴套、连接杆、第二轴承座、搅拌杆、卡块、搅拌叶片、弹性件、固定杆和转轴;料筒侧部开设有出料口,支撑架固接于料筒底部;出料管固接于料筒侧部,且与出料口连通;管盖铰接于出料管。本发明达到了方便卸料,并且方便对内壁残留原料清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铁制造的新型料斗。
背景技术
钢铁是一种由铁与其他元素结合而成的合金,当中最普遍的是碳,碳约占钢材重量的0.2%至2.1%,视乎钢材的等级,其他有时会用到的合金元素还包括锰、铬、钒和钨,碳与其他元素有硬化剂的作用,能够防止铁原子的晶格因原子滑移过其他原子而出现位错,调整合金元素的量,及其存在与钢中的形式(溶质元素及参与相),就能够控制钢成品的特性,例如硬度、延展性及强度。加了碳的钢会比纯铁更硬更强,但是这种钢的延展性会比铁差,国内大部分钢厂冶炼过程中,都有石灰、合金等不同种类的原材料需要经过吊运加到料仓或炉体中。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料斗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现有石灰桶只有上面一个口,卸料时要将石灰桶翻转,才能完成卸料工作,不仅有卸料时间长、卸不完的现象而且因部分原料颗粒小,在卸料过程中容易有尘屑飞扬,影响现场的环境,也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没有设置刮壁板,不能刮去料斗内壁上残留的原料,不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方便卸料,并且方便对内壁残留原料清理的用于钢铁制造的新型料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目前市场的料斗卸料麻烦,且卸料时间长、卸料不完全,同时卸料过程中还产生大量的粉尘影响空气质量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卸料,并且方便对内壁残留原料清理的用于钢铁制造的新型料斗。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钢铁制造的新型料斗,包括有料筒、支撑架、出料管、管盖、筒盖、第一轴承座、电机、轴套、连接杆、第二轴承座、搅拌杆、卡块、搅拌叶片、弹性件、固定杆和转轴;料筒侧部开设有出料口,支撑架固接于料筒底部;出料管固接于料筒侧部,且与出料口连通;管盖铰接于出料管,且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并通过弹性件与固定杆连接;出料管顶部开有固定槽,且固定槽与固定杆插装配合;筒盖铰接于料筒顶部,第一轴承座嵌于筒盖,电机固接于筒盖顶部;转轴顶端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底端与第一轴承座枢接并贯穿第一轴承座;轴套固接于转轴底部,且内部沿其周向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卡槽;第二轴承座通过两连接杆与料筒内侧壁固接;搅拌杆与第二轴承座枢接,卡块固接于搅拌杆顶部一侧,且与卡槽卡接配合;多个搅拌叶片对称分布于搅拌杆侧部,且位于料筒内。
进一步的,该用于钢铁制造的新型料斗还包括有刮板、螺母和紧固螺栓;搅拌叶片远离搅拌杆的端部开设有第二凹槽,刮板与第二凹槽卡接配合,螺母固接于刮板顶部,紧固螺栓与螺母连接,且与搅拌叶片顶部开有的螺纹孔螺接。
进一步的,该用于钢铁制造的新型料斗还包括有固定机构,两固定机构固接于料筒内壁两侧,用于固定连接杆;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块、滑块、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和插销;固定块固接于料筒,且开设有第三凹槽,连接杆与第三凹槽卡接配合;固定块顶部开有滑槽,第一压板、第二压板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一压板、第二压板靠近的端部均开有通孔,插销贯穿两通孔,用于固定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
进一步的,该用于钢铁制造的新型料斗还包括有插块;料筒顶部开设有插槽,插块固接于筒盖,且与插槽插装配合。
进一步的,该用于钢铁制造的新型料斗还包括有把手;把手固接于筒盖靠近插块的外侧部。
进一步的,该用于钢铁制造的新型料斗还包括有斜板;斜板固接于料筒内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红艳,未经张红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0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