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活垃圾自动分类存放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0613.7 | 申请日: | 201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5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玲玲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93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合机构 推动机构 断开状态 连动机构 生活垃圾 自动分类 不可回收垃圾桶 工作状态切换 可回收垃圾桶 恢复 投放 反向运动 垃圾投放 切换装置 同步运动 移动把手 控制器 垃圾 引导板 松开 推入 牵引 把手 | ||
本发明公布了生活垃圾自动分类存放的控制方法,其步骤在于:根据垃圾的种类移动把手并打开投放盖,将垃圾投放入引导板的放置段并关闭投放盖;松开把手,闭合机构一/闭合机构二由断开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推动机构工作并将垃圾推入不可回收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而后控制器使推动机构反向运动并恢复至初始状态;推动机构恢复初始状态的过程中,推动机构运动并牵引连动机构一/连动机构二同步运动,从而使闭合机构一/闭合机构二由工作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切换装置恢复至初始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自动分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箱用于收集垃圾,广泛应用在居民区、公园等公共场所,现有的垃圾箱通常位于地面上方,占用地表空间,为解决该问题,有些垃圾箱埋藏于地底,但不管是地面上方的垃圾箱、还是埋藏于地底的垃圾箱,在使用时均不能实现对垃圾的自动分类,往往存在有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混装的情况,增大了后续工作人员对垃圾的分拣处理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自动分类的方法,用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后续工作人员对垃圾的分拣处理的难度。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生活垃圾自动分类存放的控制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垃圾投放阶段;
S1:移动设置于切换装置的把手并打开设置于箱体的投放盖;
所述的箱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矩形筒体结构并且箱体的开口端匹配设置有箱盖,所述的箱盖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投放孔、取桶孔一、取桶孔二且三者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且投放孔位于取桶孔一与取桶孔二之间,投放孔处匹配铰接有投放盖、取桶孔一处匹配铰接有取桶盖一、取桶孔二处匹配铰接有取桶盖二,投放孔的孔壁设置有槽深方向平行于地面并且垂直于取桶孔一与取桶孔二之间距离方向的安装槽,并且安装槽、投放盖与箱盖之间的铰接轴均位于投放孔的同一直径上,所述的投放盖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投放盖的开口端匹配设置有密封板并且投放盖的开口端位于封闭端上方,所述的切换装置设置于投放盖的内腔;
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位于取桶孔一正下方的不可回收垃圾桶、位于取桶孔二正下方的可回收垃圾桶;
所述的切换装置包括切换机构、限制机构、抵推机构,所述的切换机构包括把手、切换构件,所述的切换构件设置有两组并且切换构件用于使把手恢复至初始状态,所述的密封板设置有贯穿其厚度并且引导方向平行于取桶孔一与取桶孔二之间距离方向的引导孔,引导孔设置有两组并且两引导孔之间呈相对并排布置,所述的把手分为三部分并且分别为水平段、竖直段一、竖直段二,所述的水平段位于密封板正上方并且其延伸方向平行于地面并且垂直于取桶孔一与取桶孔二之间的距离方向,所述的竖直段一与竖直段二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地面,竖直段一的一端与水平段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一引导孔并位于投放盖内并且与一切换构件连接,竖直段二的一端与水平段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另一引导孔并位于投放盖内并且与另一切换构件连接,竖直段一靠近投放盖与箱盖的铰接轴,竖直段二远离投放盖与箱盖的铰接轴;
所述的限制机构设置于把手的竖直段一、投放盖与箱盖的铰接轴之间的区域,所述的限制机构包括限制构件、复位构件,所述的限制构件用于限制切换机构的运动,所述的复位构件用于使限制构件恢复至初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玲玲,未经张玲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06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排污除臭功能的环保治理用废弃物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