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品脱色剂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0854.1 | 申请日: | 2018-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4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常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聚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29/20 | 分类号: | C10G29/20;C10G29/22;C10G29/24;C10G5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韦志刚 |
地址: | 6501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广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品 脱色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品脱色剂,该油品脱色剂由100重量份的N‑甲基吡咯烷酮、10‑30重量份的1,3‑丙酮二羧酸二乙酯、1‑20重量份的苯基丙二酸、10‑30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本发明利用苯基丙二酸与碱性化合物的反应,磺化聚酰亚胺在吸附材料中可以促进对酸性化合物的吸附。将酸性化合物和碱性化合物分别脱除,从而实现高效脱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油、常柴、减一线、机炼油等油品的脱色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热裂化和焦化过程中生产的粗柴油,不饱和烃含量高、油品安定性差,不能直接用作成品。一般用作催化裂化原料,或经加氢精制后作为内燃机燃料的调合组分。直馏粗柴油的精制过程不充分,通常含有微量的杂质,例如胶质、含硫、含氮或含氮非烃类化合物等,导致产品颜色较深。这类柴油产品在存放过程中,因为杂质的化学或物理作用,会造成产品颜色进一步加深,使油品的使用性能下降,同时,因为其外观质量较差,对销售不利。
对油品变色的原因研究较多,BattsB.D.等的研究表明,油品颜色变深主要是烯烃的自动氧化,生成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是生成沉渣的前体,沉渣的形成是自由基原理引起的。在油品中溶解性较好的酸性化合物在吡咯、吲哚等非碱性氮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下容易形成可溶性胶质,导致油品颜色变深。OpinderB.K.等阐述了油品颜色变化和沉渣形成的机理,认为中性氮化物氧化产生了极性化合物,这是油品颜色变深的主要途径。黄崇品等人(黄崇品.重油催化裂化轻柴油不安定性组分的研究.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1,17(6):73-78)则认为导致油品颜色变深的主要成分是酚类物质。
酸洗碱洗法是最早开发的脱色技术,工艺比较成熟,包括酸洗、碱洗和酸碱联合精制方法。工业上用于脱色的酸碱一般是H2SO4和NaOH。闫宏等(闫宏,胡文成.碱洗加稳定剂提高柴油的安定性.炼油设计,2000,30(5):35-37)用稀碱对油品进行碱洗,油品颜色得到显著改善。酸碱洗法虽然具有设备和工艺简单,投资少等特点,但此法产生大量的酸渣、碱渣,易污染环境。
柴油中的有色物质一般是含有硫、氮或氧等杂原子的极性化合物,吸附法正是利用吸附剂对极性化合物较强的吸附作用以达到脱色的目的。一般的吸附剂是改性过的白土、膨润土、氧化铝和活性炭等。YasuhiroShiraishi等考察了改性SiO2-Al2O3对油品中的硫化物和氮化物的吸附脱除作用,结果表明该吸附剂能够有效的降低油品中硫、氮化合物的含量,改善油品的颜色。陈文艺等(陈文艺.脱除催化裂化柴油中碱性氮化合物的研究.炼油设计,2001,31(1):52-54.)研究了吸附法对油品中的氮化物的吸附脱氮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吸附作用脱除氮化物,使油品的色号由19降到6,同时油品的安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萃取法利用某些溶剂对油品中有色组分和无色组分的溶解度不同,有选择的从油品中脱除有色物质,从而脱除油品的颜色。溶剂需要满足对油品中硫、氮、氧等极性化合物高的选择性,对饱和烃、芳烃和烯烃的选择性低,溶剂油与油品的密度差别要大,溶剂廉价易得等条件。油品脱色常用的溶剂有甲醇、乙醇、糠醛、二甲亚砜和有机酸等。采用单一溶剂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现有技术缺少一种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用量小、成本低、高效脱色的油品脱色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品脱色剂,所述油品脱色剂由100重量份的N-甲基吡咯烷酮、10-30重量份的1,3-丙酮二羧酸二乙酯、1-20重量份的苯基丙二酸、10-30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具有碳原子数为8~16烷基的苯磺酸盐或者为碳原子数为12~16 的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的嵌段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聚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聚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08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冷量均衡设置的催化重整再接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