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日本医蛭的越冬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1820.4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7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余米;周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多普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40 | 分类号: | A01K61/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宫兆斌 |
地址: | 4084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日本医蛭 土壤 越冬 越冬池 消毒 倾斜度 杀毒处理 湿度调节 存活率 水泥池 食用 投放 侧面 补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日本医蛭的过冬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越冬土壤;2)土壤的消毒;3)水泥池和砖的消毒;4)越冬池(2)的搭建;5)土壤的湿度调节;6)日本医蛭的投放;7)照明。通过选取适合的土壤,并将土壤进行杀毒处理待用。搭建侧面为梯形的越冬池,使得越冬土壤有一定的倾斜度,调节土壤的湿度,补充适量的食物供日本医蛭食用,辅以适当的照明时间,营造有利于日本医蛭越冬的良好环境,以此来提高日本医蛭越冬的存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本医蛭的越冬方法,属日本医蛭的人工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日本医蛭为医蛭科医蛭属的动物,俗名稻田医蛭、蚂蝗、线蚂蝗、水蛭、日本医水蛭。分布于日本、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北起东北各省、内蒙古、西至四川、甘肃、南达广东等地,一般栖息于水田及其与之相通的沟渠、池塘和沼泽中以及特别是常年积水或排水不良的沤田和畈心田中数量最多。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目前,日本医蛭越冬的方式有人工越冬如在温室大棚的水池中越冬,温室大棚中土壤品质不能保证,因此日本医蛭的存活率较低。另外,日本医蛭在自然环境中越冬,由于自然环境恶化,日本医蛭的存活率也较低,同时,日本医蛭散落在各个角落,不方便工人管理。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日本医蛭存活率,集中方便工人管理的越冬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日本医蛭的越冬方法,以解决目前日本医蛭越冬存活率低,方便工人集中管理的问题。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日本医蛭的越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越冬土壤
选择壤土;
2)土壤的消毒
将土壤暴晒5~10天,利用熏蒸液熏蒸所述土壤,利用花洒把所述熏蒸液均匀喷洒,堆土后覆盖薄膜,5~10天后去掉薄膜,把土摊开待熏蒸液的溶质挥发完毕;
3)水泥池和砖的消毒
将消毒剂全池喷洒,再将砖放入水泥池中,并在水泥池内蓄满水,覆盖薄膜1~5天后去除薄膜,使用循环水清洗水泥池和水泥池中的砖;
4)越冬池的搭建
越冬池沿水泥池壁搭建,越冬池底部用砖头铺满,越冬池的高度为10~300cm且越冬池右边和越冬池左边的高度不等,将土壤填满越冬池,所述越冬池用土壤量的标准为300~500kg/m3;
5)土壤的湿度调节
将土壤填满越冬池后蓄水深度为5~50㎝,以形成循环水湿润土壤;
6)日本医蛭的投放
将越冬池的土壤划成沟壑,将日本医蛭投放于越冬池的土壤表面;
7)照明
室内人工照明时长为10~20小时/天。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越冬池侧面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为阶梯状。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为10~50°。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越冬池的高度为40~50㎝,且所述越冬池用土壤的标准为350~450kg/m3。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土壤填满越冬池后蓄水深度为10~15㎝,所述日本医蛭的投放密度1400~2000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多普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多普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18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添加抗应激因子的双齿围沙蚕保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罗氏沼虾亲虾选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