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参皂苷用于制备化妆品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2804.7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8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卢裳幸;包东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裳幸 |
主分类号: | A61K8/63 | 分类号: | A61K8/63;A61Q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参皂苷 熊果苷 美白化妆品 酪氨酸酶 黑色素 乙酰基 制备 化妆品 皮肤色素沉积 祛斑活性剂 排泄 皮肤美白 阳性对照 影响细胞 直接结合 甲酰基 有效地 酪氨 美白 雀斑 色斑 肌肤 增殖 渗入 皮肤 分解 应用 安全 发现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人参皂苷用于制备化妆品的用途。已知阳性对照熊果苷广泛用于美白化妆品中,它能迅速渗入肌肤,在不影响细胞增殖浓度的同时,能有效地抑制皮肤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形成,通过自身与酪氨酶直接结合,加速黑色素的分解与排泄,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祛除色斑和雀斑。熊果苷是当今流行的最为安全有效的美白原料,也是二十一世纪的理想皮肤美白祛斑活性剂。研究发现,3‑乙酰基人参皂苷F1、6’‑乙酰基人参皂苷F1、6’‑丙二酰甲酰基人参皂苷F1具有比熊果苷更优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在美白化妆品中具有极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人参皂苷用于制备化妆品的用途。
背景技术
皮肤的颜色与皮肤中存在的色素的种类和数量有关,黑素对皮肤颜色影响最大。黑素在表皮基底部的黑素细胞中形成。其过程为黑素细胞中的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生成多巴、多巴醌最终形成黑素。黑素转移至基底细胞中,随着表皮细胞的移行被带到表皮全层,最后随角化细胞的脱落而脱失。酪氨酸酶是黑素生成的关键酶,控制着黑素的形成过程,其活性程度对色素的沉积起主要作用(裘炳毅,化妆品化学与工艺技术大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884-888)。市场上许多美白、祛斑产品都是以抑制酪氨酸酶达到美白作用。
以熊果苷为代表的天然产物广泛用于美白化妆品中,是源于绿色植物的天然活性物质,集“绿色植物、安全可靠”和“高效脱色”三者合谐统一于一体的皮肤脱色组份。熊果苷能迅速渗入肌肤,在不影响细胞增殖浓度的同时,能有效地抑制皮肤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形成,通过自身与酪氨酶直接结合,加速黑色素的分解与排泄,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祛除色斑和雀斑,而且对黑色素细胞不产生毒害性、刺激性、致敏性等副作用,同时还有杀菌、消炎的作用。熊果苷是当今流行的最为安全有效的美白原料,也是二十一世纪的理想皮肤美白祛斑活性剂。
为开发美白效果更好的化妆品,寻找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更优的天然产物的脚步从未停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人参皂苷用于制备化妆品的用途。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乙酰基人参皂苷F1用作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用途。
3-乙酰基人参皂苷F1在制备美白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
一种美白霜,由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制成:3-乙酰基人参皂苷F1,0.1%;角鲨烷,10%;丙二醇,3%;十八烷基硫酸钠,4%;月桂醇PCA酯,3%;透明质酸,4%;椰油,7%;余量为水。
一种美白水,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3-乙酰基人参皂苷F1,0.5份;甘油,20份;三乙醇胺,5份;乳酸钠,5份;羟甲基纤维素5份;去离子水75份。
一种美白面膜,由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制成:牡丹籽油,10%;油溶性维生素E,3%;乳化剂,5%;有机保加利亚玫瑰纯露,5%;3-乙酰基人参皂苷F1,0.8%;甘油,10%;低分子玻尿酸,3%;芦荟胶,12%;抗菌剂,0.2%,余量为去离子水。
6’-乙酰基人参皂苷F1用作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用途。
6’-乙酰基人参皂苷F1在制备美白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
一种美白霜,由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制成:6’-乙酰基人参皂苷F1,0.1%;角鲨烷,10%;丙二醇,3%;十八烷基硫酸钠,4%;月桂醇PCA酯,3%;透明质酸,4%;椰油,7%;余量为水。
一种美白水,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制成:6’-乙酰基人参皂苷F1,0.5份;甘油,20份;三乙醇胺,5份;乳酸钠,5份;羟甲基纤维素5份;去离子水7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裳幸,未经卢裳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28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