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轮除湿装置及家用干燥储存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4208.2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7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江晨钟;尹洪;岳宝;大森宏;王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F26B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李昂;张颖玲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轮 除湿 装置 家用 干燥 储存 设备 | ||
1.除湿转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转轮装置包括能够吸附水汽的除湿转轮(10)、半导体制冷单元(20)、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单元(20)的冷端导热连接的吸热单元(21)、以及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单元(20)的热端导热连接的散热单元(22);所述除湿转轮(10)包括沿所述除湿转轮(10)的转动方向依次排布的处理区(10A)、再生区(10b)以及冷却区(10C);所述吸热单元(21)与所述冷却区(10C)对应设置以对所述冷却区(10C)进行降温;所述散热单元(22)与所述再生区(10B)对应设置以对所述再生区(10B)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转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单元(20)呈片状,所述半导体制冷单元(20)、所述吸热单元(21)以及所述散热单元(22)均位于所述除湿转轮(10)轴向的同一侧;所述冷端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单元(20)的靠近所述除湿转轮(10)的一侧,所述热端位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单元(20)的背离所述除湿转轮(1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转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转轮装置包括加热器(30),所述加热器(30)位于所述散热单元(22)与所述除湿转轮(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转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单元(21)和所述除湿转轮(10)之间的距离为3-1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转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转轮装置包括罩设于所述吸热单元(21)周围的第一隔板框(41)和罩设于所述散热单元(22)周围的第二隔板框(42),所述第一隔板框(41)和所述第二隔板框(42)沿所述除湿转轮(10)的轴向的相对两侧为开放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转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转轮(10)的中心形成有转轴安装孔(101),所述半导体制冷单元(20)位于所述转轴安装孔(101)的一侧,所述第一隔板框(41)和所述第二隔板框(42)呈扇环状;所述第一隔板框(41)的内侧边缘与所述转轴安装孔(101)的边缘的形状适配,所述第一隔板框(41)的外侧边缘与所述除湿转轮(10)的边缘形状适配;所述第二隔板框(42)的内侧边缘与所述转轴安装孔(101)的边缘的形状适配,所述第二隔板框(42)的外侧边缘与所述除湿转轮(10)的边缘形状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转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湿转轮(10)上的投影,所述第一隔板框(41)围设的面积占所述除湿转轮(10)面积的20%-3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转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单元(21)形成为第一热管阵列,所述散热单元(22)形成为第二热管阵列,所述第一热管阵列穿过所述第一隔板框(41)的内侧壁;所述第二热管阵列穿过所述第二隔板框(42)的内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湿转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阵列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热管阵列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42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