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稀土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5036.0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0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于龙波;于永涛;黎权;刘日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33/558;G01N33/577;C09K11/77;C09K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球 稀土荧光 磁性荧光 纳米微球 制备 高分子材料包裹 稀土荧光复合物 免疫层析技术 纳米微球表面 荧光发射波长 高分子纳米 活性基团 复合物 双标记 修饰 荧光 | ||
一种磁性稀土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所述磁性稀土荧光微球为高分子材料包裹磁性稀土荧光复合物的纳米微球,所述磁性稀土荧光微球的直径为10~500nm,荧光发射波长范围为400~800nm;所述磁性稀土荧光微球包括高分子纳米微球、纳米微球表面修饰活性基团、磁性荧光复合物与磁性荧光纳米微球。本发明所述的磁性稀土荧光微球具有磁性荧光双标记功能、荧光强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并且可以与免疫层析技术相结合,实现快速与定量的完美结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稀土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磁性标记和荧光标记技术在生物分析、分离纯化、医学检验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磁性标记技术使得被标记物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能,一方面可以作为磁分离的介质,另一方面也可进行磁信号检测。而以镧系稀土元素、上转换荧光材料、量子点等为代表的荧光纳米材料标记技术,在荧光示踪、定量荧光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制备荧光-磁性双标记微球,将这两种标记技术的优势合二为一,一直是各国科研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备磁性和荧光功能的微球简便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该磁性荧光双标记微球结合免疫层析技术进行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造使用方法。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磁性稀土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所述磁性稀土荧光微球为高分子材料包裹磁性稀土荧光复合物的纳米微球,所述磁性稀土荧光微球的直径为10~500nm,荧光发射波长范围为 400~ 800nm;所述磁性稀土荧光微球包括高分子纳米微球、纳米微球表面修饰活性基团、磁性荧光复合物与磁性荧光纳米微球。
进一步,高分子材料为聚苯乙烯或聚烷基氰基丙烯酸酯。
进一步,磁性稀土荧光微球表面修饰活性基团为为氨基、羧基或巯基。
进一步,磁性荧光复合物为铁氧化物和镧系稀土元素复合物;所述所述铁氧化物为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氧化铁、铁氧体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镧系稀土元素为Eu3+、Sm3+、Tb3+、Nd3+或 Dy3+中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
一种磁性稀土荧光微球免疫层析定量检测的方法,所述磁性稀土荧光微球免疫层析定量检测步骤如下:
1) 用化学交联分别将分析物对应的配体,以及质控分子,偶联至磁性稀土荧光微球表面,得到标记液;
2) 以样品垫、层析膜、吸水垫、PVC底板以及卡盒组装免疫层析所用试纸条,其中层析膜上设定有测试线和质控线,测试线固定有能与分析物结合或与步骤1) 所述标记液竞争结合分析物的抗体,质控线固定有能与所述质控分子特异性结合的生物分子;
3) 将标记液与样本混合,反应结束后进行磁分离,去上清并将富集物洗涤、复溶,获得富集液 ;
4) 将富集液滴加于试纸条的样品垫处,进行免疫层析,当富集液流经测试线和质控线后,检测测试线和质控线的荧光信号强度,并以质控线荧光信号强度校正测试线的荧 光信号强度,进而实现对目标分析物的定量检测。
进一步,配体包含抗原、半抗原、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和激素受体。
进一步,所述层析膜包含一条或一条以上质控线和一条或一条以上一条测试线,通过设置多条测试线和质控线分别测定一个样本里的多种分析物。
进一步,所述目标分析物包括小分子、抗原、抗体、激素、抗生素、细菌、病毒及其他生化标志物。
进一步,其他生化标志物包括心血管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标志物。
进一步,层析膜、PVC底板和卡盒在大于300nm 时荧光很弱或不含荧光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50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