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的数控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5118.5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7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长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00 | 分类号: | B23B39/00;B23B47/20;B23Q3/06;B23B47/02;B23Q11/00;B23Q3/1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空腔 数控加工装置 装置主体 智能化 上侧内壁 钻孔装置 螺纹杆 电机 动力配合 自动完成 可转动 内固定 上下料 侧端 转环 钻孔 刀具 转动 延伸 | ||
1.一种智能化的数控加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钻孔装置,所述钻孔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下侧端面上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空腔内的一螺纹杆,所述第一空腔的上侧内壁上通过转环可转动的连接有套设于所述第一螺纹杆上的转动块,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空腔内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下端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四空腔内转动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第二滑块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设置有刀具存放装置,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右侧内壁的上端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七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七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及所述第二空腔的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半环状的转动通槽,所述第七空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的下侧且位于所述第七空腔内设置有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四滑块的下端面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电机的上端,所述第五滑块的下侧端面上左右对称且可转动的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第七空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左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八空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右端连接与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下侧内壁内的离合装置上,所述第八空腔内左右对称的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与所述第二螺纹杆的第六滑块,所述转动杆的下端通过铰链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六滑块的上侧端面上,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移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下侧内壁内的第九空腔,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九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九空腔内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九空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七滑块,所述第七滑块内固定设置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上端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四电机的下端通过转轴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九空腔的前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开腔,所述第一开腔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的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的下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开腔的下侧内壁上,所述第七滑块的前后两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开腔内并与所述第三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的第八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刀具存放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六空腔内的第二转块,所述第二转块内环形阵列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刀具容腔,所述刀具容腔内存放有钻孔刀具,所述钻孔刀具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电磁铁相配合的吸附块,所述第六空腔靠近下侧内壁的周侧弧形内壁上相连通的设置有环形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与所述第九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转块靠近下侧端面的周侧弧形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转动槽内并可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的齿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数控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二空腔内上升至最高位置时由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上端面与所述转动块的下端相抵接无法继续上升,因此,此时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螺纹杆之间五相对运动即变成固定配合连接,因此所述第一螺纹杆继续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滑块转动,而所述第二滑块转动通过所述转动通槽转入到所述第七空腔内时,所述第二滑块 下端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侧内壁相抵,因此,此时所述第一螺纹杆继续与第一滑块保持固定配合连接,因此在所述第一螺纹杆反转时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反转直至所述第二滑块的前侧端面与所述第三空腔的前侧内壁相抵为止才可继续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带动下继续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长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长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51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折叠式家用人字梯装置
- 下一篇:用于狭小空间钻孔的动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