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t/g-C3 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5384.8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7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胡玉花;宋旭春;宋冰冰;蔡开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黄以琳 |
地址: | 350007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t base sub | ||
发明人提供了一种Pt/g‑C3N4复合材料、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发明人通过一种简单的合成方法,将Pt结合g‑C3N4形成复合材料,并作为电极基底材料被应用到电化学传感器中,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可实现苯酚快速、灵敏、高效的电化学检测。复合材料Pt/g‑C3N4,具有贵金属Pt的电催化活性,又因为g‑C3N4比表面积大,使得Pt/g‑C3N4复合物可以提高苯酚氧化过程中的电子转移能力,Pt和g‑C3N4两者的协同效果使得电化学信号明显增强对苯酚的检测灵敏度高。同时,Pt/g‑C3N4电化学传感器对乙醇、乙二醇、甲苯、乙酸和丙酮等干扰物无明显的响应电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t/g-C3N4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纳米科技飞快发展,其中纳米贵金属材料不仅具有一般纳米材料的通性(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而且它们特有的催化活性、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的光电特性,电磁学特性使它们成为多路分析检测的理想材料。氮化碳(g-C3N4)是一种稳定的无金属半导体材料,由于其成本低、合成简单、催化性能好、生物相容性好、比表面积大等优点,近年来g-C3N4在生物传感器、水中污染物降解和二氧化碳还原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苯酚作为一种有毒的污染物,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及口腔等多种途径进入人的身体,与人体中的细胞原浆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刺激神经中枢系统,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苯酚已被美国环境保护协会(EPA)列为优先污染物之一。因此,开发一种灵敏、快速、经济的方法来定量分析苯酚刻不容缓。传统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化学发光法等,但这些方法通常费时费力、操作复杂、仪器昂贵,难于实现实时的现场检测。电化学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成本低和易于实现现场检测等优点。因此,发展苯酚电化学传感器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未经修饰的碳纸对苯酚几乎没有电化学响应。所以,寻找合适的材料对碳纸进行修饰,成为构建高灵敏的苯酚电化学传感器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t/g-C3N4复合材料,所述Pt/g-C3N4复合材料为氯铂酸与g-C3N4通过沉淀还原法制备。
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Pt/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g-C3N4悬浊液制备:将粒径为1-10μm的g-C3N4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25-35min,得到g-C3N4悬浊液;
Pt/g-C3N4悬浊液制备:在10-15分钟内向g-C3N4悬浊液中缓慢加入氯铂酸溶液,并在加入氯铂酸溶液后继续超声3-8min,得到第一悬浊液;
向第一悬浊液中加入柠檬酸钠溶液,超声15-20min,得到第二悬浊液;柠檬酸钠的可使后续反应产生的Pt纳米颗粒分散更均匀;
在3s内将第二悬浊液加入硼氢化钠溶液中,持续搅拌30-50min后得到含Pt/g-C3N4的第三悬浊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53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