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大范围地下智慧水库集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5619.3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2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武永新;苗雄雅;王淦;牛国纯;杨博;王卓然;郭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1/00;E03F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子文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水缝 集水单元 长条形 地面层 集水箱 水库集水 集水层 找平层 地下 过滤透水层 太阳能光伏 城市排水 从上到下 节能环保 两侧设置 天然地基 条形区域 依次设置 边长 减小 块石 粒径 竖向 外壁 水泵 地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大范围地下智慧水库集水系统,包括由方形地面和长条形地面组成的地面层,其特征在于,方形地面的横向和纵向每隔5m设置有一条渗水缝,长条形地面的两侧设置有两条竖向的渗水缝,长条形地面的中间条形区域每隔5m设置有一条横向渗水缝,渗水缝宽度为4—10cm,地面层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中砂找平层、混合集水层、地下隔水层和天然地基,中砂找平层的厚度为20mm,由粒径大于0.25mm的中砂组成,混合集水层由厚度为0.8m—1.2m的集水单元组成,集水单元由边长大于等于15cm的块石构成,每个集水单元内地势最低的地方设置有集水箱,集水箱的外壁设有过滤透水层,集水箱上方地面层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水泵。本系统可减小城市排水压力且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大范围地下智慧水库集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全国各地的硬化地面面积也在不断的增大。地面硬化导致地面径流系数增大,城市内涝现象频发。而地面积水作为城市内涝的一部分,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近年来,透水地面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城市的公园,人行道,停车场等地面中。透水地面可以有效的收集雨水资源,雨水是最直接、最根本、最经济的水资源,回收利用水资源能够缓解城市内涝,同时减小城市用水压力,有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
目前常见的透水地面主要有透水砖铺装地面,中空植草砖地面,木质架空地面,大块铺石与天然种草地面相间地面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增加了雨水下渗率,但是局限性在于不能大面积应用,雨水下渗能力有限,更无法形成庞大的地下储水空间。
另外目前针对地下海绵体储水结构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在很多新建城市区域也投入了实际应用。但是目前的地下海绵体储水结构只能储蓄一定量的水,在海绵体饱和之后不可以继续容纳地面多余的积水。所以,提出一种可以循环储水的地下储水结构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城市大范围地下智慧水库集水系统,本系统用于提高城市地面吸收和容纳雨水的能力并且存储雨水加以利用,使得城市地面上的雨水基本自行下渗收集而不形成地面径流,减小城市排水压力。另外,当外界需水量较多或者内涝压力过大时,可将地下天然智慧水库中的水抽出利用或排走,增强集水系统解决内涝的能力并且增加雨水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城市大范围地下智慧水库集水系统,包括由方形地面和长条形地面组成的地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地面的横向和纵向每隔5m设置有一条渗水缝,所述长条形地面的两侧设置有两条竖向的渗水缝,长条形地面的中间条形区域每隔5m设置有一条横向渗水缝,所述渗水缝宽度为4—10cm,所述地面层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中砂找平层、混合集水层、地下隔水层和天然地基,所述中砂找平层的厚度为20mm,由粒径大于0.25mm的中砂组成,混合集水层由厚度为0.8m—1.2m的集水单元组成,所述集水单元由边长大于等于15cm的块石构成,每个所述集水单元内地势最低的地方设置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外壁设有过滤透水层,以使集水单元内汇集的水经过滤后流入集水箱内等待回收利用,所述集水箱上方地面层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水泵,利用太阳能提供动力,将集水箱里面的水抽出利用。
优选的,所述集水单元的长和宽均为1km以上。
优选的,若地面层位于城市行车交通道路上,采用厚度为50-100mm的沥青路面;若地面层应用于非交通道路,采用厚度为60mm的荷兰砖。
优选的,所述块石包括建筑垃圾中的碎石块、砖瓦碎块和混凝土块。
优选的,渗水缝的边缘为弧形,以便水流流入,渗水缝中心的高程低于地面层0.8-1.2cm。
优选的,设置于长条形地面两侧的渗水缝距离路缘石内侧5cm,缝宽为10cm。
优选的,集水单元的周边设有隔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56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