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内容唯一性的医疗影像脱敏数据的管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6034.3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3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靖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30/20 | 分类号: | G16H30/20;G06F16/51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2 | 代理人: | 华冰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敏 源数据 哈希 医疗影像 删除 数据库 唯一性 存储 标签 管理方法及系统 标签数据 数据对应 数据计算 唯一标识 医疗系统 影像数据 准确标识 影像 查询 管理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内容唯一性的医疗影像脱敏数据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医疗系统中影像脱敏数据的管理,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医疗影像脱敏的源数据以及脱敏数据DICOM,并分别计算两数据的SHA256哈希值,并对应对两者的唯一标识并存储至数据库;删除所述源数据和脱敏数据DICOM的标签数据,单独计算两者所述影像数据的SHA256哈希值,比较所述删除标签后的源数据和删除标签后的脱敏数据计算出的SHA256哈希值,并在两哈希值相同时将其作为所述源数据与脱敏数据对应的准确标识并存储至数据库;依据所数据库所存储的各SHA256值查询相对应的源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内容唯一性的医疗影像脱敏数据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领域的数字化发展,医疗影像数据往往通过DICOM(Digital Imaging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标准格式进行交流传输,在临床与科研活动中,会对从临床获得的医疗影像数据先进行脱敏,将与病人和伦理有关的标签从DICOM数据中删除,再提供给科研人员使用。反之,在必要情况下,也有从科研使用的脱敏数据反向找回相应原始数据,以查询病人等敏感信息的需求。因此,目前的主流脱敏数据管理方法是,基于影像数据的各种ID,如检查ID,影像序列ID等,或者多个非敏感信息ID(敏感ID包括病人ID等)的某种组合,来管理原始影像数据和脱敏数据之间的一一映射关系。目前主流的方法是从原始的DICOM影像数据和脱敏数据中,选择共有的一个或多个相关ID组合,来做映射关系,其缺点在于如果脱敏数据的标签或者ID有改动,则会失去这些ID信息,就不能再恢复原始数据与脱敏数据的对应关系了。因此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内容唯一性的医疗影像脱敏数据的管理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内容唯一性的医疗影像脱敏数据的管理方法及系统,利用原始数据与脱敏数据内容哈希值的唯一性,更高效的完全保证脱敏数据与原始数据的一一映射关系。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内容唯一性的医疗影像脱敏数据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医疗系统中影像脱敏数据的管理,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医疗影像脱敏的源数据以及脱敏数据DICOM,并分别计算两数据的SHA256哈希值,并对应对两者的唯一标识并存储至数据库;
删除所述源数据和脱敏数据DICOM的标签数据,单独计算两者所述影像数据的SHA256哈希值,比较所述删除标签后的源数据和删除标签后的脱敏数据计算出的SHA256哈希值,并在两哈希值相同时将其作为所述源数据与脱敏数据对应的准确标识并存储至数据库;
依据所数据库所存储的各SHA256值查询相对应的源数据。
其中,所述的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源数据实际存储位置与所述DICOM数据的SHA256值对应。
其中,所述的方法可配合IPFS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内容唯一性的医疗影像脱敏数据的管理系统,应用于医疗系统中影像脱敏数据的管理,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模块:
数据库,用于存储数据;
唯一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医疗影像脱敏的源数据以及脱敏数据DICOM,并分别计算两数据的SHA256哈希值,并对应对两者的唯一标识并存储至数据库;
准确标识获取模块,用于删除所述源数据和脱敏数据DICOM的标签数据,单独计算两者所述影像数据的SHA256哈希值,比较所述删除标签后的源数据和删除标签后的脱敏数据计算出的SHA256哈希值,并在两哈希值相同时将其作为所述源数据与脱敏数据对应的准确标识并存储至数据库;
源数据查询模块,用于依据所数据库所存储的各SHA256值查询相对应的源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靖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研靖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60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