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无功补偿对电压影响能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6127.6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6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福;张海宁;佟宇梁;李颖超;刘宏扬;许云飞;高玉喜;王新宝;刘伟航;韩连山;赵树野;党伟;孙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蒙东分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6 | 分类号: | H02J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葛潇敏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功补偿 电压影响 理论计算 无功补偿容量 仿真分析 理论计算结果 普遍适用性 短路容量 仿真计算 理论影响 能力分析 贴合 合理性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确定无功补偿对电压影响能力的方法,依据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思路,首先利用无功补偿容量及短路容量进行理论计算,确定无功补偿对电压的理论影响能力;然后通过仿真计算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印证。此种技术方案综合利用了理论计算依据的普遍适用性和仿真分析与实际贴合的特性,提高了无功补偿对电压影响能力分析的准确性,具有提高无功补偿容量设计合理性、提高无功补偿配置经济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电压与无功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功功率配置的计算方法,应用于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容量配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的电源和负荷的迅猛发展,电网网架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为了满足电力外送及负荷增长需求,以及新能源的接纳,需加快750、500、220、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建成以750/500千伏骨干网架为支撑,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加快推进“特高压和750/500千伏电网建设,为大型煤电及新能源基地开发外送提供坚强的电网支撑,加大配电网建设投入力度,彻底解决低电压配网薄弱问题。
750/500千伏电网输送功率大,传输距离长,无功平衡和电压控制问题相对突出。其中新能源外送集中区域,存在常规火电配比低,地区短路容量偏低,750/500千伏单线送电,新能源出力频繁波动等特点,动态无功补偿问题较为突出。
220千伏电网随着长线路的破口“π接”,电网中电压偏上限运行问题得到好转,但由于电网内局部地区感性无功补偿不足,220千伏系统整体电压仍可能偏高运行。同时部分区域220千伏电网还存在如下问题:正常运行时电压波动范围越限问题:大规模风电、光伏接入后,因风电光伏有功波动,造成电压波动越限问题突出,由于动态无功补偿控制配合不协调,使得该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对于短路容量较小的地区电网,抑制电压波动的能力弱,因负荷波动造成的电压越限问题突出。事故后电压越限问题:由于分地区网架仍然比较薄弱,在系统联络线、变压器、机组故障跳闸时,引起电压波动越上、下限问题的比较突出。短线高抗过补偿问题:220千伏线路由于破口“π接”,线路长度变短,线路高抗退出后,地区感性无功补偿不足,线路高抗投入时,补偿度又较大。
通过以上分析,针对现有电网内无功配置不合理等情况导致的电压波动、电压越限等情况,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无功补偿对电压影响能力的方法,其可提高无功补偿对电压影响能力分析的准确性。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确定无功补偿对电压影响能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利用无功补偿容量及短路容量进行理论计算,确定无功补偿对电压的理论影响能力;
步骤2,通过仿真计算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印证。
上述步骤1中,进行理论计算的过程是:将无功补偿容量与短路容量做除法,得到的结果再与控制点基准电压相乘,得到电压影响的具体值。
上述步骤2中,进行仿真计算的过程是:利用仿真软件模拟无功补偿装置对应容量的无功变化,输出相应的电压变化。
上述方法适用于电容电抗器和动态无功补偿设备。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高了无功补偿对电压影响分析的可信度,提高了无功补偿配置的经济性;
(2)本发明避免了因无功补偿配置不合理导致的后期重复施工,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
(3)本发明可用于指导各种无功补偿装置设计,具有普遍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SVC控制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蒙东分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蒙东分公司;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61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微电网并网控制方法
- 下一篇:无功电压分布式优化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