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抗菌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6900.9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3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曾念开;梁志群;薛柔;柴慧;吴璐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07 | 分类号: | A61K36/07;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张新蕊 |
地址: | 571199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抗菌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抗菌提取物,源自海南黄肉牛肝菌子实体,为海南黄肉牛肝菌子实体的乙醇提取物。本发明的微生物抗菌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等所致病害或疾病的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抗菌药物方面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物,尤其涉及一种源自海南黄肉牛肝菌子实体的微生物抗菌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海南黄肉牛肝菌(Butyriboletus hainanensis N.K.Zeng,Zhi Q.LiangS.Jiang)在分类上隶属于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牛肝菌目(Boletales)、牛肝菌科(Boletaceae),为2016年在海南鹦哥岭发现的真菌新物种。海南黄肉牛肝菌主要特征是个体大,菌盖直径成熟时可达20厘米,用手触摸菌盖下的菌孔以及菌肉,会迅速变蓝色,之后再变成红色,最后变为黑色。
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的发现、发明和应用是20世纪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人类应用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有效地治愈了各类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卓有成效地降低了各种严重细菌感染性传染病的死亡率,进而掀起了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广泛应用的高潮。
20世纪中叶,已上市的抗生素原料药已达500余种,其中在临床上常用的品种高达数百余种。虽然人类在抗菌药物开发和应用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人们很快发现一些原本容易治疗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现在有了新的变化,原本有效的抗生素或合成抗菌药物已经不再能有效控制感染了;致病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事实,很快就被证实,而且一些致病菌耐药性发生和传播非常迅速。因此,控制抗生素滥用的同时,需要不断地寻求新的抗菌物质。
大型真菌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天然资源,从大型真菌中寻找新的抗菌活性物质,是现代医药、保健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源自海南黄肉牛肝菌子实体的微生物抗菌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微生物抗菌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微生物抗菌提取物,其为海南黄肉牛肝菌子实体的乙醇提取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微生物抗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取海南黄肉牛肝菌,采用醇提法提取得到。
其中,醇提法使用的乙醇浓度为制药领域乙醇提取活性物质的常规浓度,可以为≥50%,例如50%、55%、60%、65%、70%、75%、80%、85%、90%、95%或无水乙醇等。
其中,醇提法的温度为20-40℃,如20℃、22℃、24℃、25℃、26℃、28℃、30℃、32℃、34℃、35℃、36℃、38℃或40℃等。
优选地,醇提法为:取海南黄肉牛肝菌,加入适量浓度≥50%的乙醇,于20-40℃下进行醇提得到。
进一步优选地,醇提法操作如下:将海南黄肉牛肝菌子实体干燥,捣碎,加入适量浓度≥50%的乙醇,室温浸泡20-100min后,于20-40℃,超声波提取10-120min,趁热抽滤,浓缩滤液即得。
应当理解的,醇提法可以不进行浸泡,也可以采取超声波提取以外的方式提取,例如机械搅拌等等。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抗菌剂,其活性成分含有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微生物抗菌提取物。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是如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所述的微生物抗菌提取物或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所述的抗菌剂在制备抑菌剂或杀菌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医学院,未经海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69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