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障灭火消防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7218.1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5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福敏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A62C3/02;A62C3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白凯园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器 灭火介质 灭火 消防 消防车 供应箱 供电装置 电池组 高层建筑火灾 灭火效率 驱动电能 运行稳定 加压泵 支撑台 发电机 跨过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障灭火消防车,所述一种跨障灭火消防车,包括载人消防飞行器和跨障车,所述跨障车上设置有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为发电机或电池组,所述跨障车上设置有灭火介质供应箱,所述灭火介质供应箱上设置有加压泵,所述跨障车上设置有载人消防飞行器支撑台,所述载人消防飞行器放在载人消防飞行器支撑台上。本发明一种跨障灭火消防车能跨过障碍,同时能载人进行稳定的灭火,解决了高层建筑火灾施救的问题,通过由灭火介质供应箱向载人消防飞行器供应灭火介质和由地面向飞行器供应驱动电能的方法,使得载人消防飞行器运行稳定大大提高了灭火效率,实用型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跨障灭火消防车 。
背景技术
现如今,对高层建筑、易爆区域、有毒有害区域的灭火 ( 消防车云梯不能达到的高度或区域 ),基本上是无法施救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申请号201510025261.3,发明名称为一种高空灭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灭火过程分三个阶段依次进行 :第一阶段:将搭载有飞行器的消防综合运输车停在火场周边,启动车载发电机,启动操作控制系统,自检各个器件正常后,完成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 :启动并遥控飞行器飞向火场附近,通过飞行器搭载的监控系统观察火场情况 ;第三阶段 :根据监控系统传递的火场情况遥控飞行器至最佳位置,并实施精确灭火。该发明中存在如下问题,当飞行器进行灭火操作的时候,此时飞行器承受较大的反作用力,促使平台不稳定,当消防介质传输管内介质填满后,整个消防介质管的重力会很大给载人飞行平台带来安全隐患。
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障灭火消防车 。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跨障灭火消防车 ,包括载人消防飞行器和跨障车,所述跨障车上设置有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为发电机,所述跨障车上设置有灭火介质供应箱,所述灭火介质供应箱上设置有加压泵,所述跨障车上设置有载人消防飞行器支撑台,所述载人消防飞行器放在载人消防飞行器支撑台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载人消防飞行器包括载人飞行平台、电缆,介质传输管,所述载人飞行平台内设置有飞控系统,所述载人飞行平台内的飞控系统控制载人飞行平台降低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所述载人飞行平台上设置有消防喷枪,所述载人飞行平台上设置有飞行平台电缆接口,所述电缆一端与飞行平台电缆接口电连接,所述电缆另一端设置有电缆末端接口,所述电缆末端接口与供电装置连接,所述载人飞行平台上设置有消防喷枪接口,所述消防喷枪尾端与消防喷枪接口连接,所述介质传输管一端与消防喷枪接口连接,所述介质传输管另一端设置有介质传输管末端接口,所述介质传输管末端接口与地面灭火介质供应箱连接,所述电缆和介质传输管上设置有多个固定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载人消防飞行器中固定装置包括电缆固定套、固定环、介质传输管固定套、牵拉线、绑带,所述电缆固定套固定在电缆上,所述介质传输管固定套固定在介质传输管上,所述介质传输管固定套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牵拉线的一端连接电缆固定套,所述牵拉线的另一端连接固定环,所述绑带设置在固定环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载人消防飞行器中载人飞行平台设置有固定绳索和固定孔,所述固定绳索和固定孔适配。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载人消防飞行器中电缆的长度略大于所述介质传输管。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载人消防飞行器中载人飞行平台内配备有一小电池包,当所述载人飞行平台电缆中无供电时,所述小电池包为所述载人飞行平台的飞控系统和动力系统供电,可以方便维持载人飞行平台进行下一步操作可以安全降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载人消防飞行器中小电池包为充电电池,并由所述电缆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福敏,未经陈福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72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