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7588.5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3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万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丰瑞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47/36;A61K47/44;A61P17/00;A61K35/618;A61K3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钱红雪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疹 外用药 治疗 制备 麦芽 刺南蛇藤 透明质酸 治疗效果 金银花 薄荷 消炎 止痛 车前草 川牛膝 地肤子 海藻糖 旱莲草 鸡眼草 芦荟汁 绿豆粉 玉米须 珍珠粉 致敏性 解毒 消肿 艾油 除湿 黄精 活血 清热 生肌 生姜 石韦 皂角 止痒 竹盐 中药材 取材 土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以金银花、刺南蛇藤、生姜、痱子草、旱莲草、薄荷、车前草、鸡眼草、玉米须、石韦、地肤子、黄精、麦芽、土豆、皂角、川牛膝、蕲艾油、海藻糖、芦荟汁、透明质酸、绿豆粉、珍珠粉、竹盐为原料制得的治疗湿疹的外用药,具有清热除湿,活血消肿,疏风止痒等功效,对湿疹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湿疹效果十分显著;另外本发明取材于较为经济实惠的中药材,更易于被病人所接受,各原料之间相互的协同作用,功效确切,能够解毒、消炎、止痛、生肌,且无明显毒性反应、无明显致敏性、无明显刺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疹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疹是临床常见、多发的皮肤病,约占皮科门诊量的15%~30%,其中尤以急性湿疹、皮炎多见,是国内外皮肤性病临床及基础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由于本病往往有强烈的瘙痒,渗出物多,容易复发,尤其是长期反复发作及皮损泛发更为痛苦,是国内外皮肤病临床及基础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现代医学证明,湿疹的病理变化都是在表皮出现细胞间水肿及细胞内水肿,真皮浅层有毛细血管扩张、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从临床上看,湿疹往往不易找到明确的原因。近年认为,湿疹是迟发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由多种内外因素造成,与遗传因素有关。为了对湿疹进行治疗,研究了种种治疗方案,但无论从药理效果还是副作用的角度看,都不是理想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对湿疹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优选地,还包括凡士林,所述凡士林的重量份数为30~5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金银花、刺南蛇藤、生姜、痱子草、旱莲草、薄荷、车前草、鸡眼草、玉米须、石韦、地肤子、黄精、麦芽、土豆、皂角、川牛膝在50~60℃烘干3~4h,烘干后粉碎过100~200目筛网,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b)将步骤a)得到第一混合物中加水浸泡2~3h后,文火煮2~3h;将文火煎煮的汁液滤出,再重新加水,武火煎煮40~60min,滤出汁液;将两次煎煮的汁液混合,抽滤浓缩至相对密度1.2-1.3,冷却,得到第二混合物
c)向步骤b)得到的第三混合物中加入蕲艾油、海藻糖、芦荟汁和透明质酸和凡士林,混合均匀得到第三混合物;
d)向步骤c)得到的第四混合物中加入绿豆粉、珍珠粉、竹盐粉,混合均匀即得。
优选地,步骤d)之前还包括将绿豆粉、珍珠粉、竹盐粉碎过200~300目筛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以金银花、刺南蛇藤、生姜、痱子草、旱莲草、薄荷、车前草、鸡眼草、玉米须、石韦、地肤子、黄精、麦芽、土豆、皂角、川牛膝、蕲艾油、海藻糖、芦荟汁、透明质酸、绿豆粉、珍珠粉、竹盐为原料制得的治疗湿疹的外用药,具有清热除湿,活血消肿,疏风止痒等功效,对湿疹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湿疹效果十分显著;另外本发明取材于较为经济实惠的中药材,更易于被病人所接受,各原料之间相互的协同作用,功效确切,能够解毒、消炎、止痛、生肌,且无明显毒性反应、无明显致敏性、无明显刺激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丰瑞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丰瑞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7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