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原位除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7637.5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7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龙;刘兴华;王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固体废弃物 除污 通水 固体废弃物填埋场 污染物 直流电源 化学反应 直流电 电场作用 电极迁移 活性物质 极性相反 施工场地 电场 不敏感 渗透性 污染土 导电 植入 施加 占用 调控 施工 治理 | ||
1.一种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原位除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准备既可导电又可通水的管状或带状电极,所述电极是直通型或U型;将电极在垂直面内以–10°~190°的角度按设计给定的方式布置,将各条电极按一定的间隔和深度平行地植入固体废弃物中;在垂直于电极的平面内,任意一支电极所接直流电源的极性与围绕其的电极中至少一支电极所接直流电源的极性相反;向电极中施加直流电在固体废弃物中产生电场,同时通过电极中的通水管路注入适当的液体以调控固体废弃物中的化学反应环境,在电场作用下,固体废弃物中所含污染物向电极迁移,或被液体经电极的通水管路带出,或被电极中的活性物质所固定,从而实现固体废弃物中污染物的清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极为以下六种构型之一:
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管,管壁按设计的间隔和孔径带有可透水的小孔;
在导电材料线材外套水管构成,其中水管管壁按设计的间隔和孔径带有可透水的小孔;
在1)或2)所述构型的基础上再外包滤层构成;
导电塑料排水板;
在1或2或3或4所述构型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离子交换膜而构成;
在上述各种构型外增加活性反应材料层;
其中,所述导电材料为:碳纤维、耐腐蚀金属材料、石墨、导电聚合物,由碳纤维、金属、石墨中的一种或多种与聚合物复合构成的导电体;所述水管为不导电水管,包括塑料管、不导电纤维材料编织成的管,能够保持特定截面形状的管或截面形状不固定的管;所述滤层为透水的柔性材料,包括无纺布,植物纤维织成的布或化学纤维织成的布;所述离子交换膜包括阴离子型或阳离子型或两性离子型的离子交换膜;所述活性反应材料包括:磷灰石粉、磷矿石粉、矿渣粉、沸石粉、铁粉、橡胶粉、炭黑、凹凸棒土、活性炭;所述电极全部使用同一种电极,或者接直流电源正极的电极采用一种电极,接直流电负极的电极采用另一种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电极,是由权利要求2所述六种构型的电极弯折成U型;或是由该六种构型的电极仅构成U型的一半,将管壁密闭的水管与之连接构成U型的另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废弃物是颗粒粒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145中对细粒土的规定并含有污染物的细颗粒散体;所含污染物为以下物质的一种或多种:汽油、柴油,PAH多环芳香烃,嵌二萘、石碳酸、五氯苯酚、石油烃、菲、TCE三氯乙烯,十五碳二元酸、PEC氯化聚乙烯、染料、六氯丁二烯、BTEX苯系物、铅、铬、镉、钴、铯、铜、汞、镍、镁、钼、锌、铀、钍、镭、锶、锑、以及卤化物、砷、磷、磷酸盐、硝酸盐、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包括淡水或淡水与如下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构成的溶液:乙酸、柠檬酸等有机酸,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小苏打、SDS十二烷基硫酸钠、DAH十二烷基次氯酸氨,以及Bril30聚氧化乙烯或羟丙基-β-环糊精、氢氧化铵、EDTA、NTA、EGTA、DTPA、DCyT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76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