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合成β-熊果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8006.5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8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文;马翠丽;刘艳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5/203 | 分类号: | C07H15/203;C07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合成 熊果苷 方法 | ||
1.一种化学合成β-熊果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醋酸酐与D-葡萄糖为原料,以分子碘为催化剂,20-30℃反应1~3小时得五乙酰葡萄糖端基α和β异构体混合物;
步骤2:步骤1得到的五乙酰葡萄糖端基异构体混合物不经分离,加入无水二氯甲烷稀释,然后加入对甲氧基苯酚,三氟化硼乙醚做催化剂,在0~30℃反应1.5~3小时,一锅法反应得到对甲氧基苯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对甲氧基苯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溶于无水甲醇中,加入甲醇钠和氧化亚铜,0~80℃反应4小时,脱去糖环上乙酰基和苯环上甲氧基的甲基得到β-熊果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醋酸酐与D-葡萄糖的摩尔比为5.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分子碘的用量为D-葡萄糖质量的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对甲氧基苯酚与五乙酰葡萄糖端基异构体混合物的摩尔比为1.2~1:1,三氟化硼乙醚与五乙酰葡萄糖端基异构体混合物的摩尔比为1.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无水二氯甲烷的用量为15毫升二氯甲烷/克对甲氧基苯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无水甲醇的用量为10毫升无水甲醇/克对甲氧基苯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甲醇钠的用量为对甲氧基苯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用量的2~5wt%,氧化亚铜的用量为对甲氧基苯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用量的5~8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80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