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油水分离的莫来石晶须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8139.2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4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付维贵;王跃;张许;毛云云;裴腾飞;李国霞;赵义平;陈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02 | 分类号: | B01D71/02;B01D67/00;B01D69/02;B01D69/08;B01D17/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4 | 代理人: | 司丽春 |
地址: | 30016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水 分离 莫来石晶须 中空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油水分离的莫来石晶须中空纤维膜,其特征在于:以三氧化二铝(Al2O3)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以N-N二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以聚醚砜为粘结剂、以氟化铝(AlF3)为催化剂;原料成本降低,操作简单,烧结温度低从而制备成本降低,而且制备出的中空纤维膜表面和断面由莫来石晶须构成,晶须长径比达到40以上且分散均匀,陶瓷膜孔隙率高,油水乳液分离性能好,适宜工业化生产;其中,
粉煤灰的粒径范围为6~50nm,主要成分为SiO2和Al2O3,且两者总含量达60%以上,其与Al2O3质量比为1∶0.5~1∶0.12,与N-N二甲基吡咯烷酮质量比为1∶1.6~1∶0.63,与聚醚砜质量比为1∶0.13~1∶0.2;
所述莫来石晶须中空纤维膜按如下步骤制备:
(1)铸膜液制备:将一定比例的粉煤灰、三氧化二铝(Al2O3)、N-N二甲基吡咯烷酮放入三口烧瓶,常温状态下机械搅拌5~10h;在上述三口烧瓶中继续加入聚醚砜,在55~85℃油浴的条件下机械搅拌5~10h,形成均匀的铸膜液;
(2)湿法纺丝:将铸膜液倒入纺丝釜,进行湿法纺丝,将挤出的原丝放入水中静置18~26h,然后烘干备用;
(3)高温烧结:采用原位生成法,在原丝周围放置AlF3并在高温煅烧期间保持密封,以5~1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900~1000℃并保温0.5~2h,再以2~7℃/min升温至1100~1350℃并保温2~6h,制得所述莫来石晶须中空纤维膜;
所述步骤(2)中湿法纺丝的内外凝固浴温度为20~45℃,喷丝头用0.05~0.3MPa的N2压力挤出原丝;
所述步骤(3)中干燥的原丝与AlF3的质量比为1∶1~10∶1,AlF3作为催化剂,有助于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生成莫来石晶须。
2.一种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于油水分离的莫来石晶须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制备:
(1)铸膜液制备:将一定比例的粉煤灰、三氧化二铝(Al2O3)、N-N二甲基吡咯烷酮放入三口烧瓶,常温状态下机械搅拌5~10h;在上述三口烧瓶中继续加入聚醚砜,在55~85℃油浴的条件下机械搅拌5~10h,形成均匀的铸膜液;
(2)湿法纺丝:将铸膜液倒入纺丝釜,进行湿法纺丝,将挤出的原丝放入水中静置18~26h,然后烘干备用;
(3)高温烧结:采用原位生成法,在原丝周围放置AlF3并在高温煅烧期间保持密封,以5~15℃/min升温速率升温至900~1000℃并保温0.5~2h,再以2~7℃/min升温至1100~1350℃并保温2~6h,制得所述莫来石晶须中空纤维膜;
所述步骤(2)中湿法纺丝的内外凝固浴温度为20~45℃,喷丝头用0.05~0.3MPa的N2压力挤出原丝;
所述步骤(3)中干燥的原丝与AlF3的质量比为1∶1~10∶1,AlF3作为催化剂,有助于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生成莫来石晶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81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