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8391.3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2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石全强;单以银;严伟;李艳芬;王威;杨振国;赵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38/44 | 分类号: | C22C38/44;C22C38/46;C22C38/04;C22C38/02;C21D8/02;C21D1/22;C21D1/2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铬马氏体 高碳 不锈钢 制备 热加工 材料技术领域 热处理工艺 重量百分比 热处理 浇注成型 控制材料 耐腐蚀性 奥氏体 铬原子 冷加工 马氏体 熔炼 搭配 锻造 调控 表现 | ||
1.一种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为:C:0.48~0.55%,Cr:14.0~16.0%,Mo:0.5~0.68%,V:0.1~0.2%,Mn≤1.0%,Si≤1.0%,Ni≤0.30%,P<0.05%,S<0.005%,O<0.005%,N:0.01~0.05%,余量为铁;
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中,铬和碳的原子比控制在6.5~8.5之间;
所述的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比例将各化学成分混合,经过冶炼和浇注获得钢锭;
(2)将获得的钢锭在奥氏体单相区锻造;
(3)锻造后的钢锭进行控制轧制:首先在再结晶区初轧,轧制温度为1050~1200℃,轧制每道次压下量控制为20~25%,总压下量控制为80~90%,热轧后空冷至室温;
(4)热轧后的板材进行冷轧;
(5)冷轧后进行热处理;步骤(5)中,热处理工艺为:首先在1030℃~1100℃保温30~60min后进行等温淬火,然后在150℃~250℃保温120min~240min后空冷至室温。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锻造工艺为:初锻造温度1100~1200℃,锻造比大于8,锻后空冷至室温。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热轧后的板材进行冷轧,每道次压下量小于20%,进行中间道次的退火,退火温度850℃~900℃,保温120~240min后空冷至室温。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热处理后高碳高铬马氏体不锈钢中,奥氏体的体积含量在15~25%之间,屈服强度达到1200MPa以上,抗拉强度达到2000MPa以上,屈强比在0.55~0.70之间,洛氏硬度HRC达到55以上,延伸率的范围为5%~8%,点蚀电位值的范围为-0.2 ~ -0.1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839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扭力杆及其加工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