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梯再平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8586.8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1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勇;钱国华;彭琤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特朗博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40 | 分类号: | B66B1/40;B66B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梯 再平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梯再平层装置,涉及电梯再平层领域,包括轿厢架和设置在轿厢架内的轿厢,轿厢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轿厢的上端和下端通过弹性结构连接,轿厢架的上端设置有曳引连接件,所述轿厢上设置有平层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轿厢架的上端设置有卷绕带固定件、卷绕轮,轿厢的下端设置有定滑轮,卷绕带一端固定在所述卷绕带固定件上,卷绕带另一端绕过定滑轮连接在所述卷绕轮上,所述卷绕带在所述卷绕轮上具有一定的卷绕量以使所述卷绕带在所述轿厢架和轿厢之间存在一定的拉紧力,通过卷绕轮转动改变卷绕带的卷绕量来进行轿厢再平层。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能够准确、安全再平层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再平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梯再平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深,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开始在城市中拔地而起,城市的建筑空间正在向垂直方向不断延伸,楼层越来越高。然而,楼层越高,电梯中主机和轿厢相连的钢丝绳总长度就越长。钢丝绳是有伸缩量的,单位长度的钢丝绳伸缩量一定,钢丝绳越长,最终的总形变量就越大。这样,电梯处于平层时,随着进入轿厢的乘客人数的增加或减少,电梯轿厢就会下移或上移,此时的轿厢底部和厅门地坎不在同一平面,可能会对出入轿厢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现有的自动再平层功能的实现一般是:当轿厢下移或上移距离超出规定值以后,控制系统控制主机把抱闸打开,主机转动,把轿厢提升或下降,使轿厢达到再次平层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案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电梯在平层时,轿厢的停位全靠电梯主机的抱闸,乘客在进进出出,如果此时抱闸打开,全靠主机转矩拉动钢丝绳,万一力矩不够,出现倒转等情况,轿厢会突然下滑,危险性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准确、安全再平层的新型电梯再平层装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电梯再平层装置,包括轿厢架和设置在轿厢架内的轿厢,轿厢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轿厢的上端和下端通过弹性结构连接,轿厢架的上端设置有曳引连接件,所述轿厢上设置有平层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轿厢架的上端设置有卷绕带固定件、卷绕轮,轿厢的下端设置有定滑轮,卷绕带一端固定在所述卷绕带固定件上,卷绕带另一端绕过定滑轮连接在所述卷绕轮上,所述卷绕带在所述卷绕轮上具有一定的卷绕量以使所述卷绕带在所述轿厢架和轿厢之间存在一定的拉紧力,通过卷绕轮转动改变卷绕带的卷绕量来进行轿厢再平层。
进一步,所述弹性结构为大弹力弹簧。
进一步,所述卷绕轮通过电机驱动来转动。
进一步,还包括电子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器与所述平层传感器和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轿厢上设置有滑动定位块使所述轿厢与轿厢架之间仅存在滑动位移。
一种利用上述新型电梯再平层装置进行轿厢再平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当电梯停层时,如果所述平层传感器检测到轿厢高于平层位置时,所述平层传感器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电子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卷绕轮转动增大所述卷绕带的卷绕量,轿厢下移到平层位置;如果所述平层传感器检测到轿厢低于平层位置时,所述平层传感器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所述电子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卷绕轮转动减少所述卷绕带的卷绕量,轿厢上移到平层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轿厢架的上端设置有卷绕带固定件、卷绕轮,轿厢的下端设置有定滑轮,卷绕带一端固定在卷绕带固定件上,卷绕带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具有一定的卷绕量地方式连接在卷绕轮上,当平层传感器检测到轿厢高于平层位置时,卷绕轮转动增大卷绕带的卷绕量,轿厢下移到平层位置;当平层传感器检测到轿厢低于平层位置时,卷绕轮转动减少卷绕带的卷绕量,轿厢上移到平层位置;该轿厢再平层装置和方法具有结构简单、能够准确、安全再平层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新型电梯再平层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特朗博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奥特朗博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85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抱闸控制电路及电梯系统
- 下一篇:导轨式升降作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