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天然果蔬洗涤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49213.2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9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许旭东;朱霄伟;马国需;朱乃亮;王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三角山(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信阳市三角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1/94 | 分类号: | C11D1/94;C11D3/12;C11D3/20;C11D3/32;C11D3/382;C11D3/48;C11D3/60 |
代理公司: | 11512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钱扬保;张群峰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蔬洗涤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十二烷基硫酸钠 天然表面活性剂 月桂基醚硫酸钠 椰油酰胺DEA 苍术挥发油 桂枝挥发油 香精 健康环保 柠檬酸钠 去污能力 杀菌性能 有机组合 甘油 可食用 泡沫剂 乳化剂 水冲洗 制备 洗涤 配方 | ||
纯天然果蔬洗涤液及其制备方法。果蔬洗涤液包括:苍术挥发油1.0%‑1.5%、桂枝挥发油0.8%‑1.2%、柠檬酸钠0.1%‑0.2%、苏打0.05%‑0.06%、椰油酰胺DEA 2%‑3%、月桂基醚硫酸钠6%‑7%、TEA十二烷基硫酸钠10%‑12%、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2%‑3%、甘油3%‑4%以及香精1%‑1.5%。本发明的果蔬洗涤液配方通过有机组合多种天然表面活性剂、泡沫剂和乳化剂,从而在具有优良杀菌性能的同时,还具有优异的洗涤去污能力。此外,由于本发明的果蔬洗涤液采用可食用型原料,只用少许水冲洗即可,因此在健康环保方面具有极大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纯天然植物提取液或精油配制的果蔬洗涤液。
背景技术
日用化学果蔬洗涤液正在逐步地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人们正在不知不觉的依赖着它。在使用化学果蔬洗涤液的同时,化学污染便通过各种渠道对人类的健康进行危害。人们在广泛的使用化学果蔬洗涤液洗果蔬的同时,化学毒素就从千千万万的毛孔渗入,化学污染从口中渗入,从皮肤渗入,日积月累,潜伏集结。由于这种污染的危害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很明显。因此往往被忽视。所以,改善果蔬洗涤液,使用不危害人体、不破坏生活环境、无毒无公害的果蔬洗涤液就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菌消毒、安全去污的果蔬洗涤液。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果蔬洗涤液,包括:苍术挥发油1.0%-1.5%、桂枝挥发油0.8%-1.2%、柠檬酸钠0.1%-0.2%、苏打0.05%-0.06%、椰油酰胺DEA 2%-3%、月桂基醚硫酸钠6%-7%、TEA十二烷基硫酸钠10%-12%、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2%-3%、甘油3%-4%以及香精1%-1.5%。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果蔬洗涤液可以包括:苍术挥发油1.0%-1.2%、桂枝挥发油0.8%-1.0%、柠檬酸钠0.1%-0.2%、苏打0.05%-0.06%、椰油酰胺DEA 2%-3%、月桂基醚硫酸钠6%-7%、TEA十二烷基硫酸钠10%-12%、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2%-3%、甘油3%-4%、香精1%-1.5%。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例,果蔬洗涤液可以包括:苍术挥发油1.0%-1.5%、桂枝挥发油0.8%-1.2%、透骨草油:0.1-0.3%、柠檬酸钠0.1%-0.2%、苏打0.05%-0.06%、椰油酰胺DEA 2%-3%、月桂基醚硫酸钠6%-7%、TEA十二烷基硫酸钠10%-12%、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2%-3%、甘油3%-4%以及香精1%-1.5%。加入少量透骨草(药曲草)油可进一步缩短杀灭时间并提高杀菌效果,这或与其渗透性能所带来的协同效应有关,以及与其辅助杀菌性能也有关。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上述果蔬洗涤液中余量成分优选为纯净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果蔬洗涤液的生产方法,包括:
将纯净水和柠檬酸钠、苏打混合均匀;
然后分别加入椰油酰胺DEA、月桂基醚硫酸钠、TEA十二烷基硫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甘油和香精;
搅拌使其充分溶解;以及
最后再加入苍术油和桂枝油以及任选的透骨草油,并搅拌均匀。
根据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其中苍术油和/或桂枝油和/或透骨草油优选是通过下述工艺连续制备:
将苍术根茎粉末和/或桂枝粉末和/或透骨草粉末加入安装有螺旋输送器的提取器;
加热装有纯净水的第一储液罐以产生水蒸气;
将水蒸气经冷却器冷凝成液态水后通入提取器以浸没苍术根茎粉末和/或桂枝粉末和/或透骨草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三角山(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信阳市三角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三角山(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信阳市三角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92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