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氢槲皮素护肤美白化妆品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0067.5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4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周生学;徐松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8/49 | 分类号: | A61K8/49;A61Q19/00;A61Q19/02;A61P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101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氢槲皮素 美白化妆品 乙醇洗脱液 提取液 乙醇 护肤 超氧自由基 大孔树脂柱 超声提取 固体粉末 乙醇溶解 落叶松 黑色素 黄褐斑 锯末子 自由基 除掉 烘干 目筛 洗脱 制备 化妆品 升高 体内 合并 阻碍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氢槲皮素护肤美白化妆品,该美白化妆品内添加有二氢槲皮素,二氢槲皮素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将落叶松锯末子磨成粉末,过40目筛,与水按1∶20(m/v)的比例混合后,在温度为40~60℃,功率为180W的条件下超声提取20min,提取次数3次,得提取液;将所得的提取液过大孔树脂柱后,用水、30%乙醇、70%乙醇分别进行洗脱,合并30%乙醇洗脱液和70%乙醇洗脱液,烘干,得到固体粉末,用70%乙醇溶解,结晶,得到二氢槲皮素。本发明的二氢槲皮素化妆品能升高SOD活性,以此控制超氧自由基的形成,并且去除掉体内不需要的自由基,阻碍黑色素的生成,进而可以很好地治疗黄褐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氢槲皮素护肤美白化妆品。
背景技术
化妆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许多人都使用化妆品,化妆品的消费量与日俱增。化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裸露的皮肤免受大自然的威胁,如温度变化、光线等。黄褐斑,是一种慢性的、长期的色素沉积而分布不均的皮肤病现代的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生是因为人体内黑色素的生成发生了异常,而且可能产生的病因和发病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当人体的皮肤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就会产生黄褐斑,其中的因素如下:
机体内的氧化性与抗氧化性失去平衡:在人体机体处于相对正常状态下,人体内会存在一些清除氧自由基(OFR)的一些酶或者其他化合物,如SOD、过氧化氢酶(CAT)、等等,当人体内的脂质化合物过氧化性的能力增强或着是自由基的水平提高时,在基因控制的情况下,人机体内所含有的氧化性与抗氧化性两者之间就会处于一种相对比较平衡的状态。由于黄褐斑患者体内存在的这一平衡状态本身就存在一些缺陷,所以造成了机体内具有抗氧化性的一些酶的活性不会随着脂质过氧化物(LPO)升高而增加,LPO在机体的新陈代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是酪氨酸这一系列化合物进行氧化反应的起始因子,LPO的大量聚积可以加速其氧化反应过程的进行,也可以使体内分泌的黑色素形成增加。因此,研究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机理可以用于美白化妆品等问题提供理论基础。美白祛斑剂必须能够透过表皮,穿透黑素细胞中的黑素体膜,并保持其生物活性。故而植物来源的美白剂,迎合人们的安全需求而成为近年来研究、应用的焦点之一。
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又可以称作花旗松素(taxifolin)或者紫杉叶素、双氢栎精,属于维生素P族,是一种具有很多种自然活性成分的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二氧槲皮素的抗氧化性可以与许多天然的或合成的抗氧化剂相比较,以至于在一些关于抗氧化性物质的能力评价指标中,二氢槲皮素的抗氧化性效果也比抗坏血酸和BHT等这些被公认为具有强烈的抗氧化能性的物质的效果更加显著。目前尚未出现将二氢槲皮素用于化妆品的研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氢槲皮素护肤美白化妆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二氢槲皮素护肤美白化妆品,该美白化妆品内添加有二氢槲皮素,所述二氢槲皮素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
S1、将落叶松锯末子磨成粉末,过40目筛,与水按1∶20(m/v)的比例混合后,在温度为40~60℃,功率为180W的条件下超声提取20min,提取次数3次,得提取液;
S2、将所得的提取液过大孔树脂柱后,用水、30%乙醇、70%乙醇分别进行洗脱,合并30%乙醇洗脱液和70%乙醇洗脱液,烘干,得到固体粉末,用70%乙醇溶解,结晶,得到二氢槲皮素。
本发明的二氢槲皮素化妆品能升高SOD活性,以此控制超氧自由基的形成,并且去除掉体内不需要的自由基,阻碍黑色素的生成,进而可以很好地治疗黄褐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二氢槲皮素提取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二氢槲皮素面霜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未经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00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