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管廊抗震支承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0267.0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2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雷志昌;赵雅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亚明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4103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抗震 支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管廊抗震支承柱,本地下管廊抗震支承柱包括有柱体和底座;所述底座包括有固定安装在管廊内底面的承载槽,承载槽内盛装有承载液,在承载液的液面上漂浮设置有承载板;在所述柱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承脚,所述承载板与支承脚固定连接;在柱体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球,所述柱体的轴线穿过连接球的球心;在所述连接球的外部滑动罩置有连接套,在连接套的外部还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一支承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承板的上板面与管廊的顶板贴合;该支承柱能够有效保护管廊内的各种管道,在地震等造成的管廊塌陷情况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内部的管道,从而保证城市的健康运行,进而保证群众的基本生存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管廊保护组件,特别的,是一种抗震支撑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建设越来越科学化和具有前瞻性;预制化的地下管廊系统成为城市建设科学性、先进度的衡量标准之一;管廊,顾名思义,是一种用于各类管路排布、通行的走廊,它能够有效节省地面空间,使得管道排布更规范、有序,便于后期的延伸、扩展等多种改进,是城市生命线的工程基础之一;由于管廊内集成了各类型的管道,如同城市的血管;一旦管廊出现开裂、塌陷或因地震等自然情况出现损坏,将对城市的健康运转造成严重影响,甚至造成城市的瘫痪。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管廊抗震支承柱,该支承柱能够有效保护管廊内的各种管道,在地震等造成的管廊塌陷情况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内部的管道,从而保证城市的健康运行,进而保证群众的基本生存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地下管廊抗震支承柱包括有柱体和底座;管廊内的各级管道设置在柱体之间;
所述底座包括有固定安装在管廊内底面的承载槽,承载槽内盛装有承载液,在承载液的液面上漂浮设置有承载板;在所述柱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承脚,所述承载板与支承脚固定连接;在柱体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球,所述柱体的轴线穿过连接球的球心;在所述连接球的外部滑动罩置有连接套,在连接套的外部还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一支承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承板的上板面与管廊的顶板贴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本支承柱安装在管廊内,竖直的支承柱与水平的管廊顶板、底板组合成矩形结构,为管道支撑起通行的安全空间;承载板漂浮在承载液的表面,因此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于是其上的柱体则始终处于竖直状态;当地震或其他灾害发生时,管廊可能出现塌陷、裂开等情况,此时管廊的底板或顶板可能出现变形、倾斜等情况,对于传统的地下管廊,塌陷时内部空间缩扁,管廊顶板、底板碎裂的部分可能割伤管道或者挤压管道,造成管道的泄露,严重影响电路、水路或气路的流通,给城市人民的基本生活带来不便;而使用本发明时,当底板出现倾斜、形变时,与底板接触的承载槽会发生同步的倾斜,而内部的承载液则自动调节,保证液面的水平,于是支承柱保持竖直,继续为管道提供足够的竖直向空间,进而避免管道被挤压;当顶板发生倾斜、形变时,支承板会小幅度的相应倾斜,与支承板相连的固定座将带动连接套相对于连接球转动,而支承柱仍保持竖直状态,因此,管廊竖直方向仍能够得到支承柱的支撑,从而避免支承柱之间的管道被挤压。
综上,本发明能够保证管道竖直方向上的空间,在地下管廊变形、塌陷时能够避免管道受到竖直方向上的挤压,并避免管廊塌陷时砸坏管道;同时,相邻支承柱之间的距离固定,能够保证管道在水平方向不被压迫;于是管道能够得到有效保护,有效减少损坏几率,从而保证灾难发生时人们的基本生活保证;同时,本支承柱占据的空间较小,不影响管道的正常铺设,有效保证地下管廊的空间利用率。
作为优选,所述柱体由同轴套设的内筒和外筒组成,内筒与外筒之间能够相对滑动,在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复位压簧;该结构能够保证支承柱始终鼎立管廊的底板与顶板之间,保证支承柱与管廊的有效接触,进而维持管道之间的空间结构。
作为优选,每块支承板至少与3个不同面的支承柱连接;不同面的三个支承柱能够支撑起稳定的空间结构,从而为管道提供足够的空间,有效避免管道被挤压破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亚明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亚明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0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