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加式音圈马达及其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0561.1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3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振;吴承諹;陈周聪;黄芳;上官光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00 | 分类号: | H02K33/00;H02K1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圈马达 叠加式 组装 装配 线圈支架 上弹片 下弹片 磁铁 底座 两段 上盖 下盖 叠加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加式音圈马达及其组装方法,该叠加式音圈马达包括外壳以及配合于外壳内的上弹片、两片磁铁、两个线圈、线圈支架、下弹片、两个端子和底座。本发明的叠加式音圈马达相比较现有的音圈马达,减少了现有的音圈马达中的上盖和下盖,使得本发明的音圈马达装配精度更高;而且本发明的组装方法采用的两段方式装配,其误差叠加较小,精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圈马达,特别是指一种叠加式音圈马达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2、图13所示,现有的音圈马达包括外壳1’、上盖2’、上弹片3’、磁铁4’、下盖5’、线圈6’、支架7’、下弹片8’、端子9’和底座10’。
传统的生产工艺是分三段进行组装,即,前段半成品装配、中段半成品装配和后段半成品装配。具体包括:在第一个治具上将外壳1’、上盖2’、上弹片3’、磁铁4’组装在一起,制成前段半成品;在第二个治具上将线圈6’、支架7’、下弹片8’组装在一起,制成中段半成品;在第三个治具上将下盖5’、端子9’、底座10’与中段半成品组装在一起,制成后段半成品并与前段半成品组装,制成完整的VCM产品。
由于各个组件组装时都会存在一个装配误差,现有的音圈马达的组件较多,这使得现有的音圈马达的总的装配误差大,装配精度低;而且现有的音圈马达为三段式组装,每一段都需要一个治具,工艺装备较多,组装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加式音圈马达,该叠加式音圈马达具有装配精度高的优点;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叠加式音圈马达的组装方法,该组装方法具有装配精度高的优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叠加式音圈马达,其包括外壳以及配合于外壳内的上弹片、两片磁铁、两个线圈、线圈支架、下弹片、两个端子和底座;所述两片磁铁分别固定于所述外壳相对的两个内壁上;所述底座粘接固定于外壳底端上,所述底座的四角分别设有一个向上凸起的凸柱,所述上弹片的四角分别与底座四角的凸柱顶端粘接固定;所述两个端子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端子的上端向上穿出底座,所述下弹片的边角与端子的上端相连;所述线圈支架位于上弹片和下弹片之间,所述线圈支架的顶面与上弹片内沿底面粘接固定,所述线圈支架的底面与下弹片内沿顶面粘接固定;两个所述线圈分别配合于所述线圈支架相对的两侧壁上并与磁铁间隔相对。
所述上弹片的四角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各个所述凸柱顶端上设有穿置于第一定位孔内的第一定位凸粒;所述下弹片的四角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底座上设有穿置于第二定位孔内的第二定位凸粒;所述上弹片内沿设有定位缺口,所述线圈支架顶面设有卡住定位缺口的定位块;所述下弹片内沿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线圈支架底面设有穿置于第三定位孔的第三定位凸粒。
所述线圈支架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向外凸起的一个凸块,两个线圈分别缠绕在两个凸块上。
两个所述线圈分别粘接到在所述线圈支架相对的两侧壁上。
所述下弹片与端子通过导电胶粘接。
所述下弹片与端子焊接连接。
所述外壳相对的两个内壁分别设有一个固定槽,两片磁铁分别卡接于两个固定槽内。
上述的一种叠加式音圈马达的组装方法,其在两个治具上完成以下装配步骤:
在第一个治具上依次完成以下步骤:
步骤(1):将固定有端子的底座放置于第一治具上,然后将下弹片放置于底座上后并将下弹片的边角与端子上端相连;
步骤(2):将线圈配合在线圈支架相对的两侧壁上,然后在线圈支架底面先点胶,然后把线圈支架放置于下弹片上以使得线圈支架底面与下弹片内沿顶面粘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05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