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点等离子推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1149.1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8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睿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N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计算机 动力装置 推拿 等离子 输出轴转速 发电机输出电能 正极 发电机输出 高能等离子 并联连接 电力能源 电能转换 电性连接 电压波形 电源获得 高频脉冲 离子产生 离子引导 体内病毒 负极 板连接 输出轴 正弦波 转动轴 发电机 穿透 杀死 电源 细菌 转换 伤害 | ||
本发明公开了定点等离子推拿系统,包括:电源,从所述电源获得电能并供给定点等离子推拿系统各部件的控制计算机;所述控制计算机与一动力装置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转速;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一发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所述控制计算机通过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转速来控制所述发电机输出电能的电压波形;所述发电机输出的AC电能通过所述控制计算机的转换为DC电能,所述DC电能的正极与至少一片离子引导板连接,所述DC电能的负极与至少两个离子产生头并联连接。本发明采用全新的电力能源在每半个正弦波上都有一个高频脉冲波,能把大部份电能转换成高能等离子,穿透人的身体,杀死体内病毒细菌,并且不会对人体做成任何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点等离子推拿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因年老退化引起的疾病已成为社会问题。人们为了防止或推迟退化的养生技术,渐渐变成社会的研究和发展重心,并发展出一个极庞大的消费市场。其中等离子的应用,效果特别出色,它有穿透力强和杀菌效果特出的优点。
现在等离子在养生上的应用,主要在杀死皮层上的细菌和促进身体排出体内的污积物和油脂。现有的等离子养生技术方案,其功能都是大面积的把全身内外作一个彻底的清洁,以达到防止身体机能退化的养生效果。
然而,现有的等离子养生技术方案对更深层次的个别身体部位就没有多大成效。例如,某关节瘀伤或风湿关节炎症等,无法作个别针对性舒缓。尤其是对脊椎错位和脊椎炎症更无法针对定点舒缓痛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定点等离子推拿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使用需要形成高能等离子场,穿透人的身体,杀死体内病毒细菌,并且在水中不会导致人体触电,安全高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定点等离子推拿系统,包括:电源,
从所述电源获得电能并供给定点等离子推拿系统各部件的控制计算机;
所述控制计算机与一动力装置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转速;
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一发电机的转动轴连接;
所述控制计算机通过控制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转速来控制所述发电机输出电能的电压波形;
所述发电机输出的AC电能通过所述控制计算机的转换为DC电能,所述DC电能的正极与至少一片离子引导板连接,所述DC电能的负极与至少两个离子产生头并联连接;
所述离子引导板设置在一缸体的内周,所述离子产生头设置在所述缸体的内部。
其中,所述发电机输出电能的电压波形是正弦波加上一个高频脉冲波。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是电动机、柴油机、汽油机之一。
其中,所述控制计算机将所述发电机输出的AC电能转换为DC100V ,3A至4A的电能。
优选的,所述离子引导板为并联的五片且沿所述缸体的內半周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离子引导板为并联的两片且设置在所述缸体的同一內半周。
优选的,所述离子引导板为一片且与所述离子产生头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发电机包括定子线圈和动子磁石,所述定子线圈设置有两片间距大于动子磁石直径的铁芯。
其中,所述离子产生头,包括:一万向管,所述万向管内贯穿设置有所述DC电能的负极输出线,所述DC电能的负极输出线的外周包裹设置有一硅胶管;所述万向管的外周包裹设置有软管;所述DC电能的负极输出线自由端设置有发射头;所述离子产生头还设置有两个与支架连接的塑料套,所述支架安装在一万向支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睿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睿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11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球训练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神经内科临床辅助按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