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区块链系统中矿工节点的共识方法和区块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1530.8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5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红砖坊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06 | 分类号: | G06Q20/06;G06Q20/38;G06Q4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马晓亚 |
地址: | 51813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区块 系统 矿工 节点 共识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应用于区块链系统中矿工节点的共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累计未用下限时长;在矿工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中执行以下记账权确定操作:确定矿工节点的当前累计未用时长;确定当前累计未用时长是否大于累计未用下限时长;响应于确定当前累计未用时长大于累计未用下限时长,确定矿工节点竞争到记账权,以及用当前累计未用时长与累计未用下限时长的差更新当前累计未用时长。该实施方式降低了区块链系统的电能消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区块链系统中矿工节点的共识方法和区块链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区块链的公有链中主要采用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作为共识算法来确定哪个矿工节点获得记账权。PoW作为共识算法的优点是适应面广、安全性高,最大缺点是无意义的哈希碰撞计算(俗称挖矿)导致大量电能浪费。
在区块链的联盟链中有采用PoET(Proof of Elapsed Time,消逝时间量证明)作为共识算法,但目前的PoET共识算法依赖于特定型号的CPU,而联盟链是在特定机构间搭建区块链系统,因此,指定统一使用特定型号的CPU是可接受的,但公有链系统则不适合限定使用特定型号的CPU,因此,目前的PoET不适合应用在公有链中。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应用于区块链系统中矿工节点的共识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区块链系统中矿工节点的共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累计未用下限时长;在矿工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中执行以下记账权确定操作:确定矿工节点的当前累计未用时长;确定当前累计未用时长是否大于累计未用下限时长;响应于确定当前累计未用时长大于累计未用下限时长,确定矿工节点竞争到记账权,以及用当前累计未用时长与累计未用下限时长的差更新当前累计未用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记账权确定操作还包括:响应于确定矿工节点竞争到记账权,根据矿工节点竞争到记账权的区块,确定是否调整累计未用下限时长;响应于确定调整累计未用下限时长,执行以下累计未用下限时长调整操作:根据累计未用下限时长、调整周期实等时长和期望调整周期时长确定调整后累计未用下限时长,调整周期实等时长为矿工节点竞争到记账权的区块的生成时间和矿工节点的区块链中上次调整累计未用下限时长对应的区块的生成时间之间的时长;以及将累计未用下限时长更新为调整后累计未用下限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后累计未用下限时长与累计未用下限时长和期望调整周期时长均正相关,调整后累计未用下限时长与调整周期实等时长负相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矿工节点竞争到记账权之后,记账权确定操作还包括:在矿工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中,将记账权确定信息利用可信执行环境中存储的预设私钥签名后广播给矿工节点的相邻节点,其中,记账权确定信息包括:矿工节点的区块链中矿工节点竞争到记账权的区块的上一区块的哈希值、累计未用下限时长和矿工节点绑定的账号地址,其中,矿工节点绑定的账号地址存储在矿工节点的可信执行环境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记账权确定信息,利用预设公钥对所收到的记账权确定信息进行签名验证;响应于对所收到的记账权确定信息进行签名验证通过,分别利用矿工节点的区块链中的尾部区块的哈希值和累计未用下限时长对所收到的记账权确定信息中的上一区块哈希值和累计未用下限时长进行校验;响应于校验通过,将所收到的记账权确定信息中的账号地址确定为竞争到第一当前区块的矿工节点绑定的账号地址,其中,第一当前区块为所收到的记账权确定信息中上一区块哈希值所指示的区块的下一区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矿工节点的当前累计未用时长,包括:响应于确定矿工节点的当前累计未用时长大于累计未用上限时长,将当前累计未用时长更新为累计未用上限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红砖坊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红砖坊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1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印章的使用管控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完备的智能合约形式规范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