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蒸汽压力釜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1536.5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4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辰;邹国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金洲(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B01J3/04;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压力 釜盖 铁渣 蓄热 钢铁冶炼过程 隔热保温层 汽轮机 流量压力 喷淋系统 热量回收 锁紧装置 稳压装置 压力容器 携带 保温层 钢铁渣 热蒸汽 压力釜 有效地 再利用 釜体 渣罐 蒸汽 送入 体内 发电 运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容器,具体为一种产蒸汽压力釜。解决钢铁冶炼过程中钢、铁渣携带的热量回收的问题,本发明结构包括釜体、釜体内保温层、釜盖、釜盖隔热保温层、喷淋系统、锁紧装置;使用方法是利用渣罐将钢、铁渣接收,运输,吊入压力釜,然后喷水产生蒸汽,再送入蓄热、稳压装置,最后热蒸汽经过调节阀以稳定的流量压力进入汽轮机发电,可以有效地将钢铁渣携带的热量进行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容器,具体为一种产蒸汽压力釜。
背景技术
我国钢铁冶炼现状: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粗钢产量常年位居世界第一,2014 年我国粗钢产量达 8.23 亿吨,约占世界粗钢产量的 49.5%。虽然自 2016 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去产能加速,但产量仍然保持在 8 亿吨左右。
钢铁冶炼的主要流程:采矿----选矿(将铁矿石破碎、磁选成铁精粉)---烧结(将铁精粉烧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粒度的烧结矿)---冶炼(将烧结矿运送至高炉,热风、焦碳使烧结矿还原成铁水...生铁,并脱硫)---炼钢(在转炉内高压氧气将铁水升温,通过加入白灰等原料脱磷、去除夹杂,变成钢水)---精炼(用平炉或电炉进一步脱磷、去除夹杂,提高纯净度)---连铸(热状态下将钢水铸成具有一定形状的连铸坯,也叫钢锭)---轧钢(将连铸坯轧制成用户要求的各种型号的钢材,如板材、线材、管材等)。
其中关键环节在于冶炼环节,冶炼使用的冶炼高炉,其中要加入: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石英石、白云石等物料,在焦炭燃烧产生的1400℃以上的高温下,铁元素被还原,并且形成铁水流出,剩下的为冶炼后的钢铁渣,这些钢铁渣温度也在1400℃以上。正常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钢铁渣都使用水冷处理,将钢铁渣直接和水接触冷却,冷却后的钢渣用于制造水泥。水冷处理带来的弊端:首先耗费大量的水资源,其次水冷要产生大量的蒸汽,粉尘,如果直接排向大气,则严重污染空气,最后钢渣本身携带的高温显热基本被浪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钢铁产能越来越高,产生的污染和热能浪费总量巨大。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技术人员一直在想方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将冷却后产生的热水用作供暖;申请号为94107284.3公开了一种钢铁渣显热回收新方法,在该方案中指出,使用液态锡与钢铁渣进行热交换,然后将吸收了热量的液态锡加热水,产生蒸汽再去发电。这种办法指出了可以将钢铁渣的热加热水去产生蒸汽来发电的思路。但是热量通过锡传递,会损失很多,我们要解决的方案是直接利用钢铁渣的热能。利用水和高温的钢铁渣直接反应生成高压蒸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钢铁冶炼过程中钢、铁渣携带的热量回收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产蒸汽压力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产蒸汽压力釜,结构包括釜体、釜体内保温层、釜盖、釜盖隔热保温层、喷淋系统、锁紧装置;
釜体内侧设有釜体内保温层、釜盖内侧设有釜盖隔热保温层、在釜体和釜盖连接处设有锁紧装置,在釜盖下方设有喷淋系统,在釜体上部设有蒸汽输出接口,安全阀接口,在釜体底部设置有排水接口。
所述的喷淋系统包括穿过釜盖的进水管,进水管下端连接喷淋水环管,喷淋水环管上设有喷嘴。
所述的锁紧装置包括安装在釜体上的锁紧安装座以及安装在釜盖上的指块,锁紧安装座上设有圆弧滑道,圆弧滑道内设有圆弧滑块,圆弧滑块上部开有指向圆心的槽。
在釜体侧面设有傾翻油缸安装架、傾翻油缸安装架上端通过大臂旋转轴与大臂铰接,大臂和傾翻油缸安装架之间设有傾翻油缸,在大臂的最上端连接升降油缸,升降油缸下端连接釜盖。
在釜体内设有渣罐,渣罐结构包括 渣罐外壳,渣罐外壳内依次为镁质耐火材料层、轻质黏土浇注料层、陶瓷纤维层,在渣罐外壳内侧设有锚固件,在渣罐下部设有排水孔和底座,渣罐下部外侧设有吊挂轴,在渣罐上部设有渣罐上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金洲(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航天金洲(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15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革的分级鞣制机
- 下一篇:一种高炉水渣粒化塔除尘、脱水、消白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