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式钢管探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1642.3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2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军;赵伟;周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7/9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8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钢管 探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式钢管探伤装置,包括检测箱,检测箱内设置有探伤用探头,检测箱顺钢管前进方向的前后侧的侧板上各开设有供钢管通行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探头为超声波检测探头,检测箱通孔内安装有用于和钢管配合形成动密封的柔性滑套,检测箱内充有检测液,该检测箱下端设置于一检测液回收容器内;柔性滑套的内圈壁具有一圈柔性塑料制得的唇口,唇口用于和钢管表面接触实现动密封;检测箱上方设置有进液管道,进液管道上方设置有液体加热容器,液体加热容器通过水泵和回流管道和检测液回收容器相连。本发明具有能够提高探伤检测效果和可靠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管表面缺陷检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波式钢管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重要的钢铁材料,在钢管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钢管壁上常存在纵向裂纹、横向裂纹、折叠、分层等缺陷。如果钢管有缺陷就会在使用当中破裂引起事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为此重要用途的钢管都需要有完善的无损检测设备,对钢管进行在线探伤。以保证出厂钢管的质量,现有探伤方式主要有超声波探伤和涡流探伤检验方法。现有的钢管探伤线,往往将超声探伤和涡流探伤作为单独的运行系统,但随着现在钢管检测要求的提高,常需要对其完成两种检测,这时就需要操作人员将经过一种探伤完成后的钢管下料,再转入下道探伤检测,存在工作重复、劳动强度大,检验运行周期长,效率不高的缺点,成为制约钢管探伤检测速度的一个因素。
现有的钢管探伤设备中,无论是进口设备还是国产设备,在自然管经轧制成型之后,才会进入探伤环节。由于轧制钢管表面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运送、放置不当,及自身应力时效变形,或外部因素影响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在钢管探伤前再次发生变形,如不及时处理,变形的钢管会因直线度或表面质量不佳对于探伤效果产生影响,不能保证探伤的稳定性。 若不及时清理,会对探伤造成很大影响,在探伤过程中产生严重的干扰,甚至会产生误报甚至漏报的情况。
同时,超声波自动探伤装置,特别是在采用超声检测的钢管类零件的探伤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钢管类零件的自动探伤装置等。现有钢管在线超声探伤,一般采用探头水膜耦合的方法进行在线探伤。在对钢管进行自动超声探伤的时候,一般是将探头用一定的机械机构压附于钢管外表面一定距离处,通过调整探头架上的调节系统使探头与钢管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并充水形成耦合水膜,依靠超声发射进行探伤。在实际自动探伤过程中,由于钢管在检测的传动过程中,已有的超声波自动探伤装置的探头通常是直接固定在探头支架上的,且探头支架与探伤水箱固定连接,因为钢管型号较多,探头固定设置,无法满足各种不同型号钢管的探伤需求。同时钢管探伤过程中,遇到钢管缺陷位置通过时,容易和探头触碰导致探头的振动和翘转,从而造成缺陷信号幅值的变化,如果不能及时调节,也会影响探伤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于涡流探伤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探伤检测效果和可靠性的超声波式钢管探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超声波式钢管探伤装置,包括检测箱,检测箱内设置有探伤用探头,检测箱顺钢管前进方向的前后侧的侧板上各开设有供钢管通行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探头为超声波检测探头,检测箱通孔内安装有用于和钢管配合形成动密封的柔性滑套,检测箱内充有检测液实现超声波水膜法探伤,该检测箱下端设置于一检测液回收容器内;柔性滑套的内圈壁具有一圈柔性塑料制得的唇口,唇口用于和钢管表面接触实现动密封;
检测箱上方设置有进液管道,进液管道上方设置有液体加热容器,液体加热容器通过水泵和回流管道和检测液回收容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1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