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觉交互系统和视觉交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2757.4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8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唐帅;孙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8 | 分类号: | B60W30/08;B60W40/02;G06V20/56;G06V20/59;G06V4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柳春雷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觉 交互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视觉交互系统和视觉交互方法。该视觉交互系统包括信息获取装置,其配置为获取车辆周围预定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目标的面部图像;视线判断装置,其配置为根据至少一个目标的面部图像来判断至少一个目标的视线是否落在车辆的预定区域内;以及视觉响应装置,其配置为响应于判断至少一个目标的视线落在车辆的预定区域内,来向至少一个目标执行视觉响应,以使车辆与至少一个目标通过视觉接触进行交互。根据本发明的视觉交互系统和视觉交互方法能够仅与视线落在车辆上的至少一个目标进行视觉交互,从而避免车辆发送无效的视觉交互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交互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能够在车辆(或机器人)与其周围目标之间执行视觉接触的视觉交互系统和视觉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已知人们日常交流往往依赖于视觉和听觉这两大感官。而且,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一般通过产生听觉信号(例如鸣笛声、喇叭声和噪声等)来执行警示,使得周边目标通过听音辨位来得到车辆的位置和运动状态,从而主动预防碰撞的发生。但是,随着电动技术的发展,电动车辆的整体噪音强度大幅度降低,因此如果继续利用听觉信号可能会降低人车交互或车车交互的有效性。
而且,对于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的电动车辆而言,由于其车厢内并不存在驾驶员,因此周边目标可能更加担心电动车辆会因没有注意到他们,例如行人在车前横穿时,缺乏与车辆沟通交流造成的犹豫,而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要想使周边目标了解电动车辆实际上已经检测到了他们的存在因而不必焦虑或犹豫时,需要为车辆提供一种能够在车辆与周围目标之间执行视觉接触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检测车辆周围的目标的视线是否落在车辆上的视觉交互系统和视觉交互方法。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与视线落在车辆上的目标进行视觉交互的视觉交互系统和视觉交互方法。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与视线落在车辆上的多个目标中的每个目标依次进行视觉交互的视觉交互系统和视觉交互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视觉交互系统,包括:信息获取装置,其配置为获取所述车辆周围预定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目标的面部图像;视线判断装置,其配置为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的面部图像来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的视线是否落在所述车辆的预定区域内;以及视觉响应装置,其配置为响应于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的视线落在所述车辆的预定区域内,来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执行视觉响应,以使所述车辆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进行视觉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视觉响应装置还配置为在所述至少一个目标是多个目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目标中的每个目标的优先级,并且根据每个目标的优先级依次向每个目标执行视觉响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目标的优先级根据每个目标的以下状态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来确定:类型、相对于所述车辆的距离、移动速度、移动方向、碰撞风险和碰撞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视觉响应装置配置为经由所述车辆的显示装置或照明装置来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执行视觉响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视觉响应装置配置为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执行视觉响应达预定时间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视线判断装置配置为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的面部特征的取向来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的视线是否落在所述车辆的预定区域内。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视觉交互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视觉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车辆周围预定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目标的面部图像;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的面部图像来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的视线是否落在所述车辆的预定区域内;以及响应于判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的视线落在所述车辆的预定区域内,来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执行视觉响应,以使所述车辆与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进行视觉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27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