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防蓝光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53030.8 申请日: 2018-07-10
公开(公告)号: CN108680980A 公开(公告)日: 2018-10-19
发明(设计)人: 张彦;任远飞;薛永富;李刚;唐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激智创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2B5/26 分类号: G02B5/26
代理公司: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 11546 代理人: 张华
地址: 315040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蓝光 光学薄膜 蓝光层 制备 显示器 胆甾型液晶分子 胆甾型液晶 照明设备 光学性能 光引发剂 照明领域 低色偏 底涂层 功能层 手性剂 阻聚剂 波段 短波 螺距 反射 过滤 伤害 应用 基层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光学薄膜,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显示器、LED屏或照明领域的新型防蓝光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过滤掉来自显示器及照明设备的伤害眼睛的高能短波蓝光,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防蓝光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防蓝光光学薄膜依次包括功能层、基层材、底涂层和防蓝光层。防蓝光层由胆甾型液晶分子,手性剂,光引发剂和阻聚剂组成。通过控制防蓝光层中形成的胆甾型液晶的螺距可以选择性的反射420‑460nm波段的蓝光,起到很好的防蓝光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新型防蓝光光学薄膜不仅具有较好的防蓝光效果,而且还具有高亮度和低色偏等优异的光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薄膜,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显示器、LED屏或照明领域的新型防蓝光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可见光中的蓝光(波长为380-500nm范围的短波光)可以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视网膜经蓝光长期照射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进而导致光敏细胞缺少养分,最终引起视力损伤。且其损害程度随着光波波长的减小而迅速增加。蓝光被研究证实是最具危害的可见光。医学研究还表明,人眼对380-480nm波段的紫光和部分蓝光的视物和辨色不敏感,即眼睛对该波段的色光的颜色分辨能力有限,但该波段光波波长短、能量高,对眼睛伤害较大。因此,有效避免480nm以下蓝光的照射对保护眼睛至关重要。

目前LED显示中采用红绿蓝三原色激发作为背光光源,其蓝光的波长范围为420-460nm,所以开发防蓝光保护膜需要针对这个波段进行选择性防护。

目前,有关防蓝光保护膜的报道较多,其制备方法多为在涂层中添加有机染料中的蓝光吸收剂来达到防蓝光的目的。例如专利CN103991255A(公开日为2014年08月20日)公开了一种防蓝光屏幕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是在防蓝光层中添加偶氮类永固黄有机染料的方式来制备防蓝光屏幕保护膜;CN103935097A(公开日为2017年07月23日)公开了一种防蓝光硬化膜,该专利采用的方法是在防蓝光层中添加0.5%-10%的金属络合染料类蓝光吸收剂来达到防蓝光的目的。然而采用有机染料的方式制备防蓝光保护膜膜存在很大的缺点,首先有机染料中的蓝光吸收剂中的重金属存在安全隐患和会导致环境污染,防蓝光保护膜外贴在显示屏外面使用和人体接触易产生人生危害;其次,有机染料中的蓝光吸收剂在吸收蓝光后,会导致防蓝光膜外观色偏严重,影响正常使用。最重要的是,有机染料中的蓝光吸收剂由于其分子结构固定,吸收的蓝光波段也是固定的,不能选择性的对特定波段蓝光进行针对性的防护。

因此,探寻简单有效的制造工艺,开发出环保低色偏,能够选择性的对特定波段蓝光进行防护的防蓝光光学薄膜成为光学薄膜领域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对人们使用电子产品时保护眼睛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过滤掉来自显示器及照明设备的伤害眼睛的高能短波蓝光,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防蓝光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新型防蓝光光学薄膜不仅能够选择性的对特定蓝光波段起到防护效果,而且具有低色、偏高寿命和高亮度等光学优异性能。本发明提供的防蓝光光学薄膜的制备方法环保无污染,简单易行,具有工业化生产的价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防蓝光光学薄膜,所述新型防蓝光光学薄膜依次包括功能层、基材层、底涂层和防蓝光层。

进一步的,所述新型防蓝光光学薄膜由基层材、功能层、底涂层和防蓝光层构成;所述基材层的一面设置功能层,所述基材层的另一面设置底涂层;所述底涂层另一面设置防蓝光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蓝光层为胆甾型液晶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防蓝光层包括胆甾型液晶分子。

进一步的,所述防蓝光层的原料包括胆甾型液晶分子,手性剂,光引发剂和阻聚剂。

进一步的,所述防蓝光层由胆甾型液晶分子,手性剂,光引发剂和阻聚剂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激智创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激智创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30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