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系统的水下抛石实时监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3847.5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4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林七贞;王彬;何超;李海;张志雄;吴振磊;程智慧;蔡林桓;艾军;涂韶华;段文杰;查文富;张莹;康路遥;刘畅;李川;丁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 |
主分类号: | G01S15/88 | 分类号: | G01S15/88;G01B11/06;G01B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吴晓颖 |
地址: | 43001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维 系统 水下 实时 监测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三维点云系统的水下抛石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旋转支座、升降梁、折叠杆、声呐设备、GNSS天线、控制柜、计算机,所述可旋转支座包括定座和动座,定座固定在位于甲板上的直线滑轨上,动座通过带外齿的回转轴承与定座连接,回转轴承外齿与驱动齿轮啮合,驱动齿轮与第一伺服电机连接,所述升降梁包括升降固定座、升降杆、直线滑轨导向装置、桁架,所述升降固定座和直线滑轨导向装置均固定在可旋转支座的动座上,直线滑轨导向装置上设有驱动齿轮,升降杆上设有齿条,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驱动齿轮与固定在升降固定座上的第二伺服电机连接,升降杆底端与桁架固连,所述折叠杆包括折叠固定座、杆体、下连接板,所述折叠固定座固定在桁架的远端,折叠固定座上设有与杆体顶端连接的驱动转轴,驱动转轴与固定在折叠固定座上的第三伺服电机连接,杆体底端设有下连接板,所述声呐设备通过云台固定在下连接板上,所述杆体上设有GNSS天线,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云台控制器均与控制柜电联,所述声呐设备、GNSS天线与计算机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点云系统的水下抛石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呐设备为三维声呐、或多波束声呐、或3D侧扫声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点云系统的水下抛石实时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顶端与桁架远端间设有可调拉杆。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维点云系统的水下抛石实时监测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航道整治工程抛石施工前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测量后,划分施工区域网格,抛石定位船在指定网格抛锚定位,根据当时水流的流向、流速确定抛石提前量,货船运载散抛物靠墩进行抛石施工;
(2)在抛石定位船的靠墩侧船舷安装固定实时监测系统,此时实时监测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折叠杆呈水平状折叠靠拢桁架,折叠杆和桁架位于甲板之上沿船舷停放;
(3)在货船上散抛物全部入水之后,货船离开,下一艘货船靠墩的间隙,实时监测系统的可旋转支座向外旋转,折叠杆打开,使声呐设备位于抛石区域的上游侧,升降杆下降,声呐设备入水深度在1.5米以下且距离水底1.5米以上,控制发射声呐信号,将三维声呐的发射频率控制在1.35MHz,声速调整到1450m/s,信号覆盖范围控制在1~20m,或者将多波束声呐的发射频率控制在0.9~3.75MHz之间,信号覆盖范围控制在5~50m,或者将3D侧扫声呐发射频率控制在450KHz,信号覆盖范围控制在5~100m,云台带动声呐设备进行扫测作业,采集水下地形数据;
(4)计算机接收到云台旋转信号、声呐信号和GNSS定位信号,将其导入实时显示测量软件,实时显示测量软件依据云台旋转速度、声呐信号、GNSS定位信号生成地理坐标系中的三维点云水下地形图,其中通过潮位表将三维点云水下地形图中的高程转换为绝对高程;
(5)将施工区域网格的CAD设计图导入实时显示测量软件,与步骤(4)得到的三维点云水下地形图进行对比,检测抛石范围是否覆盖划分的抛石网格、抛石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判断抛石流失量,实时反馈水下抛石着床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显示测量软件基于三维点云数据处理软件PDS ImageScan开发,其数据处理包括:
S1,图像生成
利用声呐信号原始数据生成R-Theta图和真实坐标的XY图,其中R-Theta图的显示方式和数据存储方式相似,XY图和真实的场景相似;
R-Theta图和数据存储方式相似,为矩阵方式存储,它的列数表示波束的个数,每一个波束对应一个扇面内的极坐标角度;它的行表示采样点,即不同时间下的采样点的序列;
XY图是在R-Theta图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获得的,XY图记录了每一个波束的采样点,每一个波束对应于一个特定的角度,通过极坐标计算恢复实际空间扇面的形状;
S2,目标提取
通过阈值法进行目标提取,首先提取每条采样线的最大回波强度点,然后判断每条采样线的最大回波强度点的回波强度是否大于阈值,若大于设置的阈值,则保留此点,否则删除此点;
S3,目标点站心三维坐标计算
目标点三维坐标计算实际是球坐标向直角坐标转化的过程,站心直角坐标系的定义为:坐标原点O为扫描声呐的中心,z轴竖直向上,y轴与初始声呐发射脉冲中央指向重合或反向,x轴垂直于yoz平面构成右手坐标系,
云台转动时,通过水平旋转α和竖直方向倾斜角变化φ来确定发射波束中央指向,扇面内的目标点相对于中央波束的倾斜角度为目标点距离R,进而求得目标点相对于站心坐标系的坐标
S4,目标点地理坐标计算
声呐头的地理坐标为S(N,E,H)通过GNSS定位获得,通过声呐设备自带的磁罗经或载体的MRU确定站心坐标系y轴的方位角为A,
则目标点地理坐标计算公式为
Z=z+H
整理得
S5,点云拼接
利用重合数据进行自动拼接,自动拼接算法为ICP算法,假设两片点云P、Q有重合的区域,ICP算法首先对点集P中的每个点pi搜索其在点集Q上的最近点qi作为其对应点,建立误差测度
通过不断进行最近点qi的搜索,并通过奇异值分解、单位四元素计算相应的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计算误差测度,当前后两次误差测度小于设置的阈值迭代停止,此时利用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将两个点集拼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未经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384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