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类零件在线自动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4859.X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6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龙;陈效;管大运;张壮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寇俊波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类零件 上料机器人 输送线 上料 在线自动检测装置 夹持机构 输送轴 配合 抓取 在线自动检测 六轴机器人 长度检测 定位机构 高可靠性 工作效率 过程实现 结果反馈 人工检测 自动测量 自动检测 传统的 高效率 夹持轴 夹紧轴 失误率 无人化 取点 下端 测量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自动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轴类零件在线自动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用于输送轴类零件的上料输送线、与上料输送线配合的上料机器人、与上料机器人配合的PC系统,所述的上料输送线上设置有用于夹紧轴类零件并对轴类零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的上料机器人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轴类零件的夹持机构,所述的夹持机构的下端设置有与PC系统配合用于自动测量轴类零件取点测量进行长度检测的检测机构,其具体步骤如下:a:输送轴类零件;b:六轴机器人抓取;c:在线自动检测工件;d:结果反馈;通过PC系统精确控制使整个检测过程实现无人化、高效率、高可靠性;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检测,本发明减少了失误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轴类零件在线自动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对轴类零件检测的技术还停留在人工检验的基础上,而由于人工检查必然存在疏忽和遗漏,所以并不能百分百保证检测质量,从而造成不良品流出,同时人工检查的效率比较低下,通过研究轴类零件生产线的状况,发现影响其效率和自动化水平高低的瓶颈就是整条生产线上的个别关键工位,其关键瓶颈工位实加工尺寸检测,人工检测模式阻碍了自动化产线的生产效率及应用推广,所以需要一套全自动化的在线检测模式来适应自动化产线的应用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轴类零件在线自动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轴类零件在线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轴类零件的上料输送线、与上料输送线配合的上料机器人、与上料机器人配合的PC系统,所述的上料输送线上设置有用于夹紧轴类零件并对轴类零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的上料机器人上设置有用于夹持轴类零件的夹持机构,所述的夹持机构的下端设置有与PC系统配合用于自动测量轴类零件取点测量进行长度检测的检测机构。
所述的轴类零件为轴杆上带有偏心圆盘的曲轴。
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用于输送轴类零件的输送线、设置在输送线上且等距分布的数个定位支架一、设置在输送线端部且与上料机器人及PC系统配合的检测开关。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料机器人末端上的夹紧气缸、与夹紧气缸配合的用于夹持轴类零件的夹爪,所述的上料机器人为六轴机器人。
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台、设置在检测台上用于夹持轴类零件的定位支架二、设置在检测台上且与定位支架配合的测微机构、设置在检测台上且位于定位支架二端部的零点定位、与定位支架二配合的驱动器、与驱动器配合的推缸。
所述的测微机构包括设置在检测台上且位于定位支架二一端用于检测轴类零件长度的测微计I、设置在检测台上且位于定位支架二中部用于对轴类零件进行取点测量的测微计II、设置在检测台上且位于定位支架二另一端用于对轴类零件进行取点测量的测微计III。
所述的测微机构与PC系统配合,所述的测微计II与PC系统配合绘制圆形,所述的测微计III与PC系统配合绘制凸轮。
一种轴类零件在线自动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输送轴类零件:加工好的轴类零件放置在定位支架一上,输送线带动定位支架一进行输送,检测开关检测到有工件后,输送线停止,并将信息反馈给六轴机器人,等待抓取;
b:六轴机器人抓取:六轴机器人带动夹爪进行抓件,六轴机器人运动到工件上方后,夹紧气缸夹紧,夹爪将工件夹住,六轴机器人带动夹爪将工件放到检测台上的定位支架二上,夹紧气缸松开,六轴机器人返回,等待下一个抓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48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