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振动冲击数据记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5478.3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2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兴;杨永友;底青云;王自力;陈文轩;张天信;洪林峰;谢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2/02 | 分类号: | G06F12/02;G06F12/08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2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格式数据 存储处理 采样率 数据记录 振动冲击 输出采样率 存储模块 缓存步骤 抽样 井下 内存 分析 缓存 数据存储量 振动和冲击 冲击事件 连续存储 模拟数据 模数转换 数据存储 数据特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振动冲击数据记录方法,包括:对模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输出采样率为f1的数字格式数据,对所述采样率为f1的数字格式数据进行抽样存储处理和分析存储处理;其中抽样存储处理包括:多次抽样,输出采样率为fn的数字格式数据;将所述采样率为fn的数字格式数据连续存储至存储模块;分析存储处理包括:将述采样率为f1的数字格式数据缓存至内存中;对所述采样率为f1的数字格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发生冲击事件,如果发生,则将当前内存中的数据存储至存储模块,然后跳回到缓存步骤;如果未发生,则直接跳回到缓存步骤。本发明所述振动冲击数据记录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数据存储量,同时又可以分析出振动和冲击数据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振动冲击数据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钻探作业是石油勘探开采领域最常见的工作,高效、稳定和低成本的钻探是石油工业的基础。在进行管道钻井、工程地质钻机钻进作业时,钻具的振动和冲击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参数,通常需要测量并实时记录。通过对钻具震动数据的分析,能够有效保护设备中的某些仪器,通过在监测到振动高于某些量值以后,自动关闭某些功能单元,就能够避免由于受到过高振动造成损坏。同时对于震动参数的记录,也能够明确仪器损坏的原因是否是因为过度振动。进一步的,对于钻具在不同底层下的振动特性和冲击特性的分析,也能够为后续研制设计具有高振动、高冲击承受能力的仪器做参考。
现有技术中,记录钻进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数据,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对于冲击数据,井下数据采集记录单元不记录原始数据,而是实时分析处理后仅记录分析结果,如大冲击的量值、次数,这种记录方式所需存储空间较小。但由于不记录原始数据,因此无法得到原始数据来对井下钻进的冲击特性进行分析,也不能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对于振动数据,井下数据采集记录单元记录原始数据,以某一固定频率连续存储原始数据,这样可以得到大振动的量值、次数,也有原始数据用于后续分析。通常,仪器单次作业时间最长可达200小时,一直连续记录存储的话,数据量非常大,对存储器的容量要求很高,尤其是能适应井下长时间高温(150℃乃至175℃)工作的存储器可选型号少,而且通常体积大、容量小,难以满足整个工作全程全部记录的要求和安装尺寸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井下振动冲击数据记录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存储设备要求高的技术问题,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动冲击数据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以f1采样率对传感器输出的模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输出采样率为f1的数字格式数据,同时对所述采样率为f1的数字格式数据进行抽样存储处理和分析存储处理;其中抽样存储处理包括:S2,对所述采样率为f1的数字格式数据进行抽样,并输出采样率为f2的数字格式数据;S3,对采样率为f2的数字格式数据再进行抽样,输出采样率为f3的数字格式数据,重复抽样步骤,输出采样率为fn的数字格式数据;S4,将所述采样率为fn的数字格式数据连续存储至存储模块;S5,对所述采样率为f1至fn-1的数字格式数据进行间断存储,其中采样率为f1的数字格式数据存储时间长度为t1,采样率为f2的数字格式数据存储时间长度为t2,采样率为fn-1的数字格式数据存储时间长度为tn-1,有t1<t2<tn-1;其中分析存储处理包括:S6,将述采样率为f1的数字格式数据缓存至内存中;S7,对当前内存中缓存的所述采样率为f1的数字格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当前的冲击状况;S8,对所述冲击状况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发生冲击事件,如果发生了冲击事件,则执行步骤S9;如果未发生冲击事件,则直接回到步骤S6;S9,将当前内存中的数据存储至存储模块,然后回到步骤S4。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在数据存储完成后,使用专门的数据读出程序读出数据。
优选的,所述模数转换通过24位高速模数转换器实现。
优选的,f1=10KHz,f2=1K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54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