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均一稳定型液晶微胶囊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55793.6 申请日: 2018-07-11
公开(公告)号: CN108786676A 公开(公告)日: 2018-11-13
发明(设计)人: 裘友玖;韩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 佛山陵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01J13/14 分类号: B01J13/14;C08G18/32;C08G18/75;C09K19/3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液晶微胶囊 氨基 异氰酸酯基 稳定型 均一 制备 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 胆甾相液晶 包覆改性 胆甾醇酯 混合液晶 接枝包覆 聚合反应 内向表面 稳定性能 液晶材料 有机溶剂 原料制备 羟基反应 包覆的 不均匀 乳化剂 微胶囊 两相 猪脑 催化剂 油水 加热 液晶 迁移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均一稳定型液晶微胶囊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液晶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猪脑原料制备胆甾醇酯材料,原料易得,价格便宜,混合液晶大都能呈现鲜艳的颜色,同时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液晶再加上有机溶剂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O/W乳液,随着加热和催化剂的加入,IPDI中的异氰酸酯基与水的羟基反应生成IPDA中的氨基,然后氨基与异氰酸酯基在油水两相的界面上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的壁脲包覆的胆甾相液晶微胶囊,通过形成稳定接枝包覆,有效降低材料之间的分散不均匀性能,在使用过程中随环境的变化而在液晶微胶囊材料由内向表面迁移,形成稳定结合和包覆改性,大幅提高液晶微胶囊材料的稳定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一稳定型液晶微胶囊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液晶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晶相就是某些物质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通过分子间自组装,以液体的流动性和晶体的有序性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液晶态。晶体、液晶、液体之间微观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液晶和晶体之间都有取向序;而对于位置序,则液晶没有、晶体有;液体则是各向同性的。宏观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机械性质如流动性、粘度、形变等,是液体特有的,而一定温度范围内液晶也有;空间各向异性如介电性、磁极化、光折射系数等,是晶体特有的,而液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呈现这种性质。所以说,液晶分子能够承受因这种部分有序性而带来的切变应力,即切变弹性模量是液晶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液晶是中间态的物质,分子排列具有长程有序性,短程无序。并且液晶本身敏感性,使得其对外场有很强的敏感性,如电、光、磁、化学和辐射等外场。将液晶包覆在微胶囊中间,可充分发挥微胶囊的性能,比如保护性和控制释放性等。时液晶的性能发昏倒最好。

胆固醇类液晶单体分子之间的液晶性质基本不能用于应用,而把几种混合后可具备优异的温变显色性能。在显示、防伪、信息记录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胆固醇类混合液晶若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由于本身的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则性能大大降低。微胶囊化胆甾相液晶,可以保护好芯材液晶和拓宽液晶材料的使用范围。用胆甾相液晶微胶囊制备的薄膜具有和单独的液晶膜一样的敏感性,但可应用于更加广泛的领域。胆甾相液晶具有非常特殊的光学特性,如呈负性的单轴光学特性、旋光性远比石英二类的晶体高得多、选择光反射特性、圆偏振二向色性等,在显示技术上具有巨大的作用。胆甾相液晶是制作感温变色的测温元件及液晶显示器的重要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液晶微胶囊材料尺寸均一性较差,储存稳定性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均一稳定型液晶微胶囊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取猪脑并洗净,去除脂肪和筋膜并真空冷冻干燥,研磨粉碎,过筛,得过筛粉末,按质量比1:10,将过筛粉末添加至丙酮中,搅拌混合并水浴加热,静置冷却至室温,过滤并收集滤液,下水浴析晶处理,收集结晶体;

(2)取收集结晶体并洗涤,干燥,改性胆甾醇酯,再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二甲苯、10~15份对苯甲磺酸、6~8份聚甘油和10~15份改性胆甾醇酯置于烧杯中,搅拌混合并加热回流处理,静置冷却至室温并收集混合液;

(3)按体积比1:1,将混合液与丙酮搅拌混合并置水浴析晶,收集结晶体,真空冷冻干燥得基体颗粒,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N,N-二甲基甲酰胺、10~15份质量分数10%聚乙二醇溶液、10~15份基体颗粒和6~8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搅拌混合并置于三角烧瓶中,水浴加热;

(4)待水浴加热完成后,对三口烧瓶中添加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搅拌混合并保温加热,静置冷却至室温并过滤,收集滤饼并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燥颗粒即可制备得所述的均一稳定型液晶微胶囊材料。

步骤(1)所述的析晶处理温度为0~5℃。

步骤(2)所述的加热回流温度为55~6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陵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陵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57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