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装箱散状物料卸车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6145.2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0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许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宝军 |
主分类号: | B65G67/24 | 分类号: | B65G67/24;B65G65/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邦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2 | 代理人: | 孙淑荣 |
地址: | 1504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段 出料口 进料口 散状物料 相对旋转 进料端 卸车机 卸车 铲斗 集装箱 物料装卸设备 螺旋输送机 竖直轴 滑车 出料 铰接 | ||
本发明属于物料装卸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散状物料卸车机,包括铲斗、第一输送段、第二输送段、第三输送段、第四输送段、第五输送段以及用于安装各输送段的机架,各输送段均由螺旋输送机制成,第一输送段的进料端固定连接在铲斗的中部,第一输送段的出料口与第二输送段的进料口连接,第二输送段的进料端通过一个竖直轴铰接在所述的机架上,第二输送段的出料口与第三输送段的进料口对接并可绕共同的轴线相对旋转,第三输送段的出料口与第四输送段的进料口对接并可绕共同的轴线相对旋转,第四输送段上的出料口上连接有出料滑车。本发明通过连续卸车作业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卸车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属于物料装卸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散状物料卸车机。
背景技术
在物流领域,经常使用集装箱来运输散装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如水泥、煤灰、谷物、化工原料等),卸车时,常常需要将集装箱内的物料向转运车内转移,目前,集装箱内的粉状或颗粒状物料的转移大多采用铲车和单台螺旋输送机进行,这种卸车方式具有卸车效率低、操作不便、物料易散落等诸多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装箱散状物料卸车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包括铲斗、第一输送段、第二输送段、第三输送段、第四输送段、第五输送段以及用于安装各输送段的机架,各输送段均由螺旋输送机制成,第一输送段的进料端固定连接在铲斗的中部,第一输送段的出料端通过一水平轴铰接在所述的机架上,第一输送段的出料口与第二输送段的进料口连接,第二输送段的进料端通过一个竖直轴铰接在所述的机架上,该铰接处称为节点A,第二输送段的出料口与第三输送段的进料口对接并可绕共同的轴线相对旋转,该连接处称为节点B,第三输送段的出料口与第四输送段的进料口对接并可绕共同的轴线相对旋转,该连接处称为节点C,第四输送段上的出料口上连接有出料滑车,出料滑车所在位置称为节点D,所述的第五输送段倾斜设置,第五输送段的进料口位于所述的出料滑车的正下方,第五输送段的出料口指向物料的输送终点;
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三根滑道,分别为第一滑道、第二滑道和第三滑道,第一滑道的形状是以所述的节点A为圆心的一段圆弧,所述的节点B沿第一滑道运动,所述的第二滑道包括圆弧区段和直线区段两个区段,所述的圆弧区段的形状是以第一滑道的远端为圆心的一段圆弧,所述的节点C沿第二滑道运动,所述的第三滑道的形状为直线,所述的节点D沿第三滑道运动;
所述的机架安装一组平行的导轨上;
所述的铲斗内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将进入铲斗内的物料输送至铲斗中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铲斗为可伸缩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上均设置有链条和驱动滑车,链条在电机的驱动下运转,驱动滑车在链条的驱动下沿所在滑道运动,从而带节点B和节点C运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滑道上的驱动滑车由所述的圆弧区段运动至所述的直线区段过程中,当驱动滑车运动至圆弧区段和直线区段的衔接处时,驱动滑车停止运动,节点C与驱动滑车脱离。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输送段与机架之间设置有液压缸,第一输送段在液压缸的作用下进行倾角调整,从而实现铲斗的升降。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输送段的出料口与第二输送段的进料口之间通过波纹软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宝军,未经许宝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6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