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伸缩杆的组装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7363.8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7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楚勉;张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楚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晏凯洁 |
地址: | 52385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组装 生产线 | ||
一种伸缩杆的组装生产线,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组装拖把的伸缩杆时,采用人工方式装配,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的缺点,提供一种伸缩杆的组装生产线,包括生产线机架、内管上料机构、外管上料机构、传送带送料机构、零部件安装机构和成品下料机构,所述的零部件安装机构包括:内管与螺纹堵头插接机构、内管与麻花杆插接机构、内管组装件位置检侧机构、内管与螺纹堵头铆接机构、内管与麻花杆铆接机构、外管与锁紧套插接机构、外管组装件位置检侧机构、内管与外管插接机构、内外管位置检侧机构、外管与麻花杆铆接机构。本发明采用全自动生产线组装拖把的伸缩杆,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稳定,适合组装伸缩杆时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组装的专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在拖把上使用的伸缩杆的组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拖把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工厂组装拖把的伸缩杆时,通常采用人工方式装配,导致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组装拖把的伸缩杆时,采用人工方式装配,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在拖把上使用的伸缩杆的组装生产线。
本发明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伸缩杆的组装生产线,包括生产线机架、内管上料机构、外管上料机构、传送带送料机构、零部件安装机构和成品下料机构,内管上料机构和外管上料机构平行设置在生产线机架一端,传送带送料机构平行设置两对,每对传送带送料机构的入料端分别与内管上料机构和外管上料机构的出料端对应,零部件安装机构分别安装在传送带送料机构两侧的生产线机架上,成品下料机构设置在外管上料机构对应的传送带送料机构的出料端,所述的零部件安装机构包括:内管与螺纹堵头插接机构、内管与麻花杆插接机构、内管组装件位置检测机构、内管与螺纹堵头铆接机构、内管与麻花杆铆接机构、外管与锁紧套插接机构、外管组装件位置检测机构、内管与外管插接机构、内外管位置检测机构和外管与麻花杆铆接机构,所述的内管与螺纹堵头插接机构、内管与麻花杆插接机构、内管组装件位置检测机构、内管与螺纹堵头铆接机构和内管与麻花杆铆接机构依次沿传送带移动方向,设置在内管上料机构出料端对应的传送带送料机构两侧的生产线机架上,所述的外管与锁紧套插接机构、外管组装件位置检测机构、内外管位置检测机构和外管与麻花杆铆接机构,依次沿传送带移动方向,设置在外管上料机构出料端对应的传送带送料机构两侧的生产线机架上,所述的内管与外管插接机构设置在两对传送带送料机构两侧的生产线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管与螺纹堵头插接机构包括:螺纹堵头进料仓、由气缸控制的螺纹堵头料槽、由气缸控制的螺纹堵头装配夹紧模、螺纹堵头推动气缸和内管推动气缸,螺纹堵头进料仓的出口与螺纹堵头料槽对应,螺纹堵头推动气缸、内管推动气缸与内管同轴线,螺纹堵头料槽内的螺纹堵头的中心线、螺纹堵头装配夹紧模的中心线与内管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管与麻花杆插接机构包括:麻花杆进料仓、麻花杆料槽、由气缸控制的麻花杆推杆、由气缸控制的麻花杆装配夹紧模和内管推动气缸,麻花杆进料仓的出口与麻花杆料槽对应,内管推动气缸与内管同轴线,麻花杆料槽内的麻花杆的中心线、麻花杆装配夹紧模的中心线与内管轴线重合,麻花杆推杆与麻花杆接触,麻花杆推杆的移动方向与麻花杆轴线方向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管组装件位置检测机构包括:由气缸推动的金属探测片、探测仪和挡块,金属探测片与挡块设置在内管的两端,金属探测片的移动方向与内管轴线方向重合,探测仪设置在内管侧面,所述的外管组装件位置检测机构的结构、内外管位置检测机构的结构与内管组装件位置检测机构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管与螺纹堵头铆接机构包括:内管推动气缸、铆床、由气缸控制的卸料推板,内管推动气缸与铆床设置在内管的两端,卸料推板设置在铆床一侧,内管推动气缸、铆床和内管的轴线重合,卸料推板与螺纹堵头接触,卸料推板的移动方向与内管轴线方向重合,内管与麻花杆铆接机构的结构和内管与螺纹堵头铆接机构的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楚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楚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7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