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营隧道管片单向壁后注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7379.9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8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汲亮;赵文亮;匡增华;杨朋;王春光;牛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D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营 隧道 管片 单向 壁后注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营隧道管片单向壁后注浆装置,外丝螺纹连接管一端与管片预留孔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螺纹接球阀连接,球阀通过变丝接头连接内丝螺纹管,内丝螺纹管内部放置V型密封圈,并通过拧紧外丝螺纹管压紧,使V型密封圈与注浆管形成有效密封,避免冒浆;注浆管通过密封装置打入至管片外壁,其端部设有可伸缩闷头,压入时出浆口处于封闭状态防止泥水流入,回抽一定距离后出浆口露出,出浆口为单侧出浆,在注浆管另一端刻有标线,注浆时将注浆口旋转至指定方向,实现单向注浆。本发明适用于运营隧道管片单侧接缝出现渗漏后的壁后注浆处置。相较于常规的壁后注浆,注入浆液有一定指向性,能有效节约材料用量,增强堵漏效果,降低经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营隧道管片渗漏水病害处置技术,尤其是一种运营隧道管片单向壁后注浆装置,属于管片壁后注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深化,运营隧道的里程不断延伸,隧道的使用时间不断累积。受地质水文条件、建筑活动等一系列影响,地下隧道管片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其中渗漏水是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壁后注浆通过预留注浆孔注浆,浆液直接进入管片外壁,形成包裹,对渗漏水尤其是接缝渗漏水处置效果明显。常规壁后注浆,不打设注浆管,打通预留孔后直接灌浆,浆液流动无指向性,通过注浆材料的不断累积达到堵漏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指向性壁后注浆的运营隧道管片单向壁后注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营隧道管片单向壁后注浆装置,包括可伸缩注浆闷头、外丝螺纹连接管、球阀、变丝接头、内丝螺纹管、拧紧外螺纹管,所述外丝螺纹连接管一端与管片预留孔螺纹连接,另一端通过螺纹接球阀连接,球阀通过变丝接头连接内丝螺纹管,内丝螺纹管内部放置V型密封圈,并通过拧紧外丝螺纹管压紧,使V型密封圈与置于外丝螺纹连接管、球阀、变丝接头、内丝螺纹管和拧紧外螺纹管内的注浆管形成有效密封。
进一步,所述注浆管前部设有可伸缩注浆闷头和单向注浆口,后部设有标线。
进一步,当注浆管通过密封装置打入土体时,所述可伸缩注浆闷头使单向注浆口处于封闭状态,回抽一定距离后,所述单向注浆口露出,注浆管尾部的标线指示单向注浆口方向,注浆前转动注浆管至渗漏方向,实现单向注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为运营隧道管片单向壁后注浆装置,单向壁后注浆使浆液具有指向性,适用于管片单侧接缝渗漏水的情况,能有效降低材料消耗,提高施工效率和堵漏效果,从而大幅度降低成本。
另外,注浆管通过密封装置打入至管片外壁,其端部设有可伸缩闷头,压入时出浆口处于封闭状态防止泥水流入,回抽一定距离后出浆口露出,出浆口为单侧出浆,在注浆管另一端刻有标线,注浆时将注浆口旋转至指定方向,实现单向注浆;注浆前旋紧压紧螺纹形成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运营隧道管片单向壁后注浆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运营隧道管片单向壁后注浆装置,包括可伸缩注浆闷头1、外丝螺纹连接管3、球阀4、变丝接头5、内丝螺纹管6、拧紧外丝螺纹管7、标线8、V型密封圈9、单向注浆口10。
外丝螺纹连接管3与管片预留孔2螺纹连接,外部连接球阀4,然后通过变丝接头5缩小孔径,内丝螺纹管6内部放置V型密封圈9,通过拧紧外丝螺纹管7压紧,使V型密封圈9与注浆管11形成有效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73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