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流延膜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58518.X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0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汪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培杰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6;B32B33/00;B29C48/49;B29C48/18;B29C41/22;B29C41/52;B29C69/02;B29C7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1 | 代理人: | 赵飞 |
地址: | 362133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流延膜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流延膜及其制备工艺,聚乙烯流延膜,由外层、芯层和内层组成,外层由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组成;芯层由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组成;内层由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组成。本发明1制备得到的流延聚乙烯薄膜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结构性能稳定,经济效益突出;具有厚度均一、结晶均等、透明度高、热塑性能好、抗拉强度大、印刷性能好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各类产品的包装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状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乙烯流延膜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聚乙烯流延膜,亦称为非拉伸聚乙烯薄膜,英文缩写为CPE,是一种主要采用聚乙烯熔融体流延快速骤冷的方式生产制造的平挤薄膜。聚乙烯流延膜有单层膜和多层膜之分。采用流延法制备平挤型聚乙烯薄膜,具有生产速度快,产品质量高,加工效率高等显著优点,并且制备得到的薄膜在透明性、光泽性、平整度、均匀性等方面优势明显,而且聚乙烯流延膜具有适宜的摩擦系数、较好的拉伸强度和极佳的相容性能,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和别的薄膜材料复合使用,聚乙烯流延膜在食品、药品、日用品、装饰用品等包装行业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才开始出现采用流延法制备薄膜的工艺方法,尽管起步较晚,基础实力相对薄弱,但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种多功能、高品质、高性能薄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聚乙烯流延膜具有非常优越的材料性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相当蓬勃的生命活力和广阔的上升空间,市场潜力尤其巨大。
中国专利CN201410272770.1公开了一种透气防水流延膜材料,包括:高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线性聚乙烯、茂金属、聚丙烯和添加剂,各组分所占重量百分比依次分别为26%、35%、17%、10%、5%和7%所述添加剂包括色母料和开口剂。但是该专利应用的主要目标是女性卫生用品,制备的薄膜抗菌性能一般,卫生性较差。
中国专利CN201410411230.7公开了一种高韧隔热薄膜的生产工艺,共聚型聚丙烯颗粒、聚乙烯颗粒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过混料→加热熔融→挤出流延→压制冷却成型→牵引→电晕→分切后得到产品。但是该专利制备得到薄膜厚度不均匀且上下薄膜层容易与中间铝箔层因粘接不牢而发生分离,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
因此需要发明一种具有良好热封性、稳定性和抗拉性的流延聚乙烯及其制备工艺,以达到广泛应用于包装行业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聚乙烯流延膜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乙烯流延膜,由外层、芯层和内层组成,外层由下述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低密度聚乙烯 70%~85%,高密度聚乙烯15%~30%;芯层由下述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线性低密度聚乙烯40%~65%,高密度聚乙烯10%~20%,中密度聚乙烯25%~45%;内层由下述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低密度聚乙烯50%~60%,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45%,高密度聚乙烯5%~10%;其中,外层、芯层和内层薄膜的厚度比为:1.5~2.5: 1.2~1.5:1;外层、芯层和内层的质量比为:1.1~1.3: 1:0.9~1.2。
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聚乙烯流延膜的制备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a,配料熔融:将所述质量百分数的外层、芯层和内层的各组分原料分别投入到挤出机I、挤出机II、挤出机III的料斗中,进行加热熔融,分别得到粘流体I、粘流体II、粘流体I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培杰,未经汪培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85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