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室大棚太阳能加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8725.5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8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绪飞;牛明宇;于长永;姚乐恒;宇波;孙东亮;吴小华;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F24D15/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室大棚 加温系统 加温 太阳能加温系统 运行监测 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 蓄热 空间利用率 太阳能光热 太阳能集热 土壤源热泵 耕地资源 供暖单元 环境友好 无人值守 蓄热单元 有效解决 运行调节 运行费用 低成本 规模化 子单元 联动 夜用 供暖 清洁 | ||
1.一种温室大棚太阳能加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蓄热单元、土壤源热泵跨季节蓄热供暖单元、温室大棚末端加温单元、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以及运行监测与控制单元;
所述太阳能集热蓄热单元包括储热水箱E1、太阳能平板集热器E2、循环水泵一P1、循环水泵二P2、地埋管管网E7;
所述土壤源热泵跨季节蓄热供暖单元包括储热水箱E1、地埋管管网E7、热泵机组E8、E9、E10、E11、循环水泵一P1、循环水泵三P3、循环水泵四P4;
所述温室大棚末端加温单元包括换热风机E3、翅片管E4;
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包括光伏太阳能电池板E5、蓄电模块;
所述运行监测与控制单元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太阳光辐照仪、储热水箱E1进出口水温传感器、温室大棚E6中室温监测装置、地埋管管网E7进出口水温传感器及信息反馈与处理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大棚太阳能加温系统,其特征在于,供暖季运行初期,土壤存储热能丰富,当地埋管进出口水温高于设定界限温度时,信息反馈与处理模块自动调控采取供暖方式一:
通过由翅片管E4、循环水泵三P3、地埋管管网E7组成的供热循环,直接从土壤中提取热量,对温室大棚E6进行供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室大棚太阳能加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方式一对土壤高温热源利用结束以后,地埋管进出口水温降至设定界限温度以下,信息反馈与处理模块自动调控采取供暖方式二:
通过翅片管E4、热泵机组E8、E9、E10、E11、循环水泵三P3、循环水泵四P4、地埋管管网E7组成的供热循环,利用热泵机组E8、E9、E10、E11对土壤中热量进行热能提升,对温室大棚进行供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大棚太阳能加温系统,其特征在于:
白天,根据太阳光辐照仪输出实时光照强度给信息反馈与处理模块进行终端调控,在室外光照条件适宜的时候自动打开地上储热单元,通过储热水箱E1与太阳能平板集热器E2的循环作业,对室外光热能源进行有效的存储;
夜间,当温室大棚有供热需求时,优先选择利用储热水箱E1内部存储热能对温室大棚E6加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室大棚太阳能加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太阳能电池板E5为加温系统提供运行所需的电能,根据太阳光辐照仪输出实时光照强度和信息反馈与处理模块的终端调控,使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光照进行实时跟踪,富余电能存储在蓄电模块当中,供其它时段用电需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室大棚太阳能加温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本身处于自动化运行状态,所述信息反馈与处理模块对各处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整合,输出控制信号,对加温系统整体进行控制如下:
依据室外阳光辐照仪以及温度传感器监测控制地上储热循环的开闭、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朝向;
依据储热水箱进出口水温传感器输出信息控制地下储热循环开闭;
依据温室大棚E6内温度监测装置控制换热风机E3实际运行功率以及翅片管E4加热功率;
依据地埋管管网E7进出口水温信号控制选择加温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87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供暖技术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综合能源高效利用的方法及系统